提高职工素质 推进企业发展 中国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胡惠荣 徐立柱
中国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凯盛)是中国建材集团科技平台的核心企业。公司拥有建筑材料(全行业)、轻纺(日用硅酸盐)、建筑工程、环境污染治理专项工程的设计和工程总承包、工程咨询、工程监理等甲级资质,并有对外经营权。设有联合国工发组织和中国政府合建的中国玻璃发展中心等7个行业性机构。目前,中国凯盛形成了玻璃、水泥、建筑工程“三大主业”;打造了凯盛工程、凯盛机电、凯盛矿业、凯盛环保“四大支柱”;构建了东部上海、西部重庆、南部深圳、北部北京和大连、中部蚌埠和南京“五大业务网络”。
中国凯盛把实施职工素质工程,视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职工知识化进程,提高职工素质,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结合创建国际化工程公司、建立诚信型、学习型、创新型团队的要求,认真制定规划并组织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几年来,中国凯盛被国家人事部和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称号,被上海市授予“高新技术企业”和“实施走出去战略先进单位“,被上海普陀区授予“学习型企业”创建奖,公司国际工程部被普陀区授予“学习型班组”称号,公司党委被中国建材集团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中国凯盛董事长兼总经理彭寿同志被国家人事部、科技部等七部委批准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并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还有数人被普陀区和长风街道授予“学习型职工”和“知识型职工”荣誉称号,1人获得普陀区“十佳杰出青年”称号。
一、中国凯盛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的主要做法
(一)正确认识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的深远意义 中国凯盛通过座谈讨论,大家认为,当代经济发展表明,经济竞争表面上看起来是经济资源、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的竞争,而实质上却是人力资源和知识技术的竞争。在新形势下,中国加入WTO,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中国凯盛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创建国际化工程公司战略决策的实施,企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骤增,提高公司员工的能力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大家还认识到,职工素质的提高事关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事关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职工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公司决定在全体职工中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开展以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知识、职业技能水平为重点的职工素质工程,为企业改体建制、扩大创收,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力,加快发展提供动力之源。 (二)精心组织实施,注重实效 为了使素质工程取得实效,中国凯盛结合实际认真制定了素质工程规划并组织实施。活动中坚持职工广泛参与的原则,扩大教育面;坚持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的原则,突出重点;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方法。 1、 加强职工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技术管理水平 中国凯盛按照“企业化、市场化、工程化、国际化”的要求,以及“建设集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工程承包、加工制造、产品生产为一体、以建材技术为主导的具有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加强了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派出了中层以上管理者多人(次)参加国资委、中国建材集团、中央党校等举办的骨干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班,参加国内外大型发展论坛会,学习和了解当今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交流经验,提高公司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努力迈上新的台阶。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优良的条件。公司选派优秀的人才到重点大学南京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进修研究生、攻读博士;与武汉理工大学签定合作办学协议,举办材料工程硕士在职研究生班,鼓励职工参加在职研究生学习;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与国内外著名公司及高校的合作,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加快技术进步;公司还选派优秀人才到先进的发达国家进行学习培训,以适应公司国际化建设的需要。 鼓励职工参加各种执业资质考试,拓展业务范围。根据职工的专业类别,号召他们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参加多种资质考试,以获得各种执业资质。如注册结构师、注册建筑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项目经理、质量工程师等。根据承揽的国外项目较多的实际情况,为提高驻国外现场人员的外语表达水平,举办《英语口语》培训班。 组织职工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开展技术比武。2004年经过层层选拔,有多名选手参加了中国建材集团组织的“集团公司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有6名选手荣获“中国建材集团职工技术能手”称号,1名选手代表中国建材集团参加国资委举办的“全国职工技能大赛”获得较好的成绩。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公司职工扩展了知识面,提升了业务能力,技术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为公司的体制改革、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培育企业文化,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 国内外优秀的企业都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中国凯盛也不例外。中国凯盛具有五十多年的文化积淀,经过认真研究和提升,公司编制了《员工手册》,形成了基本价值理念,员工职业道德规范,办公作业行为规范,员工礼仪行为规范,人际关系行为规范,员工基本素质要求等。提倡敬业精神,加强人与人的沟通和协作,提倡文明礼貌,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努力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公司利用各种机会宣传企业理念。在企业重大经营和庆祝活动中,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对外进行广泛的宣传,扩大影响。开展新员工入公司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业务能力培训和企业文化熏陶;公司领导在会议上经常讲、反复讲企业理念;通过企业网站,发布信息和企业新闻,使职工加强对企业的了解,并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还通过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实践,以及开展企业文体活动,使企业文化固化于心,外化于行。 3、重视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企业三个文明建设 职工素质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实施中中国凯盛将素质工程融入单位三个文明的建设中,注重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公司经常开展职工形势教育,使职工了解国内外大事,了解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的自觉性,增强大局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利用重大纪念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发扬民族精神;加强对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遵纪守法的观念;开展民主管理、文体活动增强企业凝聚力;开展党建共建、军民共建,以及援建希望小学,进行扶贫救灾捐款等活动,为建立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三) 建立有效机制,保证活动不断深入 为了保证职工素质工程得以深入开展,公司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奖励机制。每年年终公司评选出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认真表彰为公司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的单位和职工;并评选出“学习型职工”和“学习型家庭”,予以表彰;党委、工会、团委、妇委会在职工中评选出各种类别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树立先进典型;公司还积极向行业、省、市等推荐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以及各种先进人物,积极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努力向上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公司建立了考核制度,把职工参加学习、培训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指标,要求职工认真申报培训科目,公司根据实际在年度作出合理的安排,年终进行考核,从制度上把提高职工素质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二、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的成效
通过开展职工素质工程,职工的学习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各种人才茁壮成长。目前中国凯盛在职职工78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78人,占职工总数的74%,副高级以上职称252人,中级职称135人。具有中专以上学历67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15人,大学本科学历399人,大专学历179人,中专学历54人。形成了高、中、低不同档次的人才结构,人才规模不断壮大。 通过素质工程,职工中获得各类注册执业资格的人数不断增多。获得注册建筑师19人(一级、二级)、注册结构师29人(一级)、注册造价师21人、总承包项目经理33人、施工企业项目经理13人、注册咨询师17人、监理工程师36人、设备监理师13人、建造师(一级)9人,质量工程师2人,获得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消防专项设计证书43人,环境影响评价证书12人。这些注册执业资格的取得不仅提高了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对公司扩大经营、拓宽业务领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职工素质的普遍提高,业务能力不断增强,公司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在行业的地位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中国凯盛担任国际玻璃协会执委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工业窑炉砌筑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委员、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中国建材工业工程建设协会副会长、中国矿山技术经济研究会理事、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建材工业经济研究会会员等。中国凯盛担任了国内外数十个专业委员会及协会的领导和会员职务,使中国凯盛蜚声国内外,提高了知名度,扩大了影响力。 同时,中国凯盛加强对国际经贸、国际工程管理、商务谈判、及现代企业管理中高级人才的培训,近年来参加培训的人数得到了30多人次,一批适应国际化经营和管理的人才正在成长。 职工素质的整体提高,为公司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近几年,中国凯盛玻璃、水泥和建筑等三大主业的工程总承包、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工程监理业务迅猛发展。 2002年中国凯盛经济效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完成财务收入1.36亿元,比增73%,实现净利润1483万元,比增658%。2003年、 2004年完成财务收入、实现净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连续3年实现成倍增长,被业内誉为 “凯盛奇迹”。技术创新能力大大增强,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自2002〜2004年荣获省部级以上优秀工程项目奖和科技成果奖39项。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在国际市场上与印尼、孟加拉、越南、哥伦比亚、巴基斯坦、叙利亚等多个国家签定了工程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工程总承包16项,合同额折合人民币5.6亿元。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根据国家有关部委2004年的统计排序,中国凯盛在全国12375家勘察设计咨询企业中名列67位,工程项目管理营业额名列全国第19位,工程总承包营业额名列第36位,连续二年进入全国勘察设计企业100强、工程项目管理企业50强、工程总承包企业100强和美国ENR200强。
三、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的主要体会
(一)组织落实是关键。回顾近几年的素质工程开展情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建立有效的机制是素质工程取得实效的关键。 (二)制度落实是保证。把素质工程融入整体发展规划,把每年教育经费的提取和使用列入职代会审议通过的内容,保证素质工程经费的落实。同时将素质工程的目标分别列入到公司发展规划、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创建文明单位、人才培养规划之中。 (三)考核激励是动力。要使素质工程健康、持久地深入开展下去,必须建立起监督检查、考核激励以及用人机制,真正地热爱人才、使用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使职工产生不断学习的动力和欲望。公司实行了年薪制度,切实保障人才,特别是重要人才在公司发展中获得较高的利益,这是推动人才培养,激励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之一。 几年来,中国凯盛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素质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今后,我们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企业发展为己任,继续抓好素质工程,不断开拓创新。要面向国内外市场,引进和培养人才,尤其是国外市场所需的各类人才;面向迅速发展的科技形势,引进和培养高科技研发人才;面向科技型现代企业,引进和培养企业高管人才,努力造就更多的知识型劳动者,促进公司全面的发展。
(H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