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工人制”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4-10 (阅读次数:
)
|
|
前日里,我看到媒体报道说:沈阳近日开始在国防、公交、城建系统推广建立“首席工人制”,不问学历,不看资历,普通工人只要技术好,干的好,评上首席工人年薪超过10万元。成绩突出者还可以得到50万元至60万元的特殊人才奖励。 笔者与身边的工人兄弟们聊起这件事,大家都由衷地感叹:要是所有的企业都能推广“首席工人制”,真正地把技术工人的地位提上去,那该多好啊! 由此我想到:职工如此热盼企业推广“首席工人制度”究竟说明了什么? 首先,此举首先意味着打破了传统人才的评价标准。以往企业看员工是否是个人才,首先就看学历,没有学历即使再有能力,也只能是个普通员工,加薪和提干只能靠边站。而“首席工人制度”则脱离了原有的人事制度,重在考查职工的技术水准,凡是能够熟练准确掌握本工种技术,能够解决本系统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能在消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员工,都有资格晋升为高级人才,这就为没有高学历的普通工人岗位成才创造了条件。 其二,如此厚待优秀工人的做法可以倡导全员创新。按过去一些企业领导者的陈旧观念,工人就是做工的,但随着国民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意义上的做工显然已无法涵盖当代工人的创造力。远的不说,大庆油田正在实施的全员创新、力求把每个员工都变成企业发展的财富就是最好的证明———有着油田新时期高高飘扬的“五面红旗”之一之称的工人何登龙,从一名学徒工成为高级技师,先后为企业解决生产难题170多项,提合理化建议85条,进行技术革新59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800多万元。像何登龙这样的学徒工,如果按照过去的陈旧眼光来看待,就不可能脱颖而出。 其三,重视技术工人的作用意味着对劳动者价值的尊重。我国要成为一个创新大国,就离不开走自主创新之路。在当今世界各国对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重视的情况下,仅靠过去的跟踪模仿是不可能挺立世界科技大潮的前列的,唯有全民自主创新。这其中既有科学家、工程师的创新,当然也包括技术工人的创新。如今国内兴起推出“首席工人制”,不仅体现出企业对岗位成才者的尊重,更包含了国家对普通工人更好发挥聪明才智的期待。 鉴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处于低谷,企业一线技工匮乏的实际情况,除了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之外,尽快改变过去重学历不重能力、重大学教育不重职业教育的做法,对于激发企业工人的上进心,尤其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可以说,什么时候企业的技术工人真正吃香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有可靠的保证。(河北涿州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员工) (YX)
|
上一篇:专家建议尽快实施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 下一篇:专家谈员工难以接受的培训·3· |
|
[ 收藏]
[ 推荐]
[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