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研究与探索>文章内容
创新和创建学习型组织
来源:指导小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05-07-12 (阅读次数:

只要大家稍微留意一下现在的一些商业期刊和管理刊物,你就不难发现: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到底如何有效地激发组织的创新和创建成功的学习型组织早已成为现代管理的两大主题。这两大主题和知识管理:"在日益加剧的不连续的环境变化情况下服务于组织适应、生存和能力等关键问题的活动,其实质在于,它具体包容了信息技术处理数据与信息的能力以及人们创造和创新的能力有机结合的组织过程。(著名知识管理专家YogeshMalhotra语)"的观点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创新是指用以发明或改进一项产品、工艺或服务的新观点。它不同于变革。变革是使事情发生变化,而创新是一种更具体的变革类型。所有的创新都包含着变革,但并不是所有的变革都涉及到新的观点或带来显著的改进。组织中创新的范围可以是很小的改进(如拓宽生产线)到重大产品的突破(如联想的掌上电脑推出)。当然创新不仅仅限于产品,还包括新的生产工艺、新结构或经营体制以及与组织成员有关的新计划或新方案。从创新的定义中不难发现:创新实际上是建立在一定环境和技术信息等基础下的,当前条件下的"最优"甚至只是"较优"方案。没有人力的主动参与,所谓的"最佳方案"不会被施行,因此人是最重要的。知识管理的观念就强调一种"知识价值链",认为人力系统才是最关键的组织部分,只有人们不断地认识和评估技术系统提供的信息,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以人为中心实施知识管理,创造出一种创新的气氛,这恐怕是最重要的。尤其要在组织的结构、文化和人力资源方面下工夫。具体说来,这样的公司或组织一般应相对高度分权,有小型有机组织的许多特点。组织里的员工都有着要通过尽可能的信息技术和手段获取最新最快的信息从而紧紧把握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的欲望。同时,应该鼓励员工在自己选定的项目上多化时间,鼓励他们成为创新的新观点的倡导者,这其中当然不应该只奖励成功,对失败者也应奖励。在这样的一个好的知识氛围里,创新会更有可能实现。

   学习型组织是能对相互依赖并且不断变化的世界做出有效的反应的组织,应该是一个能不断适应与变革能力的组织。这和知识管理强调的"日益加剧的不连续的环境变化情况下服务于组织适应、生存和能力..."又是一致的。正如人需要学习一样,组织也需要学习。事实上所有的组织确实也一直在学习,不管他们认识到没有,当然有的公司做的比较好,象3M、施乐公司等。这里说的学习也可以分为两类:即常说的"单环学习"和"双环学习",前者当发现错误时,改正过程依赖与过去的常规程序和当前的政策。相反,后者当发现错误时,改正方法包括组织目标、政策和常规程序的修改等,这就是学习型组织运用的双环学习。它运用搜集、整理到的信息,不断对现有的过时观念和规范提出挑战,并提出截然不同的解决问题的解决办法。著名的美国管理学专家斯蒂芬•P•罗宾斯对学习型组织的特性做了概括。

   学习型组织特性:
   1、 有一个人人赞同的共同构想。
   2、 在解决问题和人事工作时,摒弃旧的思维方式和常规程序。
   3、 作为相互关系系统的一部分,成员对所有的组织过程、活动、功能于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思考。
   4、 人们之间坦率地相互沟通(跨越纵向和水平界线),不必担心受到批评或惩罚。
   5、 人们摒弃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为实现组织的共同构想一起工作。

   根据上面列出的这些学习型组织的特性,我们运用知识管理的观点重新给它们分析一下,不难发现,这些特性实际上强调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它认为传统的专业分工,处于隔离状态且相互独立、冲突的组织结构显然无益于双环学习。其次,不应该过分强调竞争,而应该强调双方的协作、合作和信息的共享。最后,它认为我们的注意力不应都放在了解决问题上,而应更关注开发和创新能力,多思考。


上一篇:班组观察:培训,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发动机   下一篇:石滋宜:透过情境式组织激发团队智慧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