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研究与探索>文章内容
坚持四个创新 提高领导能力
来源:指导小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05-07-12 (阅读次数:
 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必须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坚持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方法,不断提高企业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的能力及水平。
 创新思路所谓思路,就是思考问题的线索、脉络。干什么工作都要有思路,只要有思路就会有出路,有了好的思路,才便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正所谓“思路清晰天地宽”。思路既有相对固定、符合惯例的共同特点,又有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在企业,抓党务工作,要有体现自身规律的党建工作思路;搞生产经营,要有符合企业产销特点的经营管理思路。在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创新企业能力建设的新思路,就要在党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导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做到围绕一个中心———企业生产经营;贯穿一条主线———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增强三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突出四个建设———领导班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职工队伍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提高领导班子的五种能力———战略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驾驭市场能力、推动企业创新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这样就构成了“11345”总体思路。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公司党委和行政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坚持党政总体工作和生产、安全、营销以及党建等单项工作的思路创新,既重视长远战略规划,更注重近期工作思路,企业改革发展保持良好势头,成为全国煤炭行业的典范。
 创新机制机制是指由事物的内在规律及其与外部事物的有机联系所形成的系统。创新企业改革发展机制,必须善于把握企业主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既有效推动日常主业建设各个层次的工作,又协调主业相关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还使主业本系统与其他系统互动和谐发展,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全省最大的煤炭企业,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做强做大“兖州煤业”,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领导班子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方向、议大事、管全局上,潜心研究煤炭企业发展的自身规律,摸索煤炭与电力、钢铁、化工等相关行业的有机联系,协调与铁路、公路、港口、航运等方面的联系,初步构建和完善了适应上市公司要求的物资供应、煤炭营销、财务控制、资本运作、绩效考核“五大管理机制”,创出生产、安全、经营多个新亮点;利用技术、资金、品牌等比较优势,寻求和把握煤炭生产经营与国内外资本市场的有机联系,实现全国惟一一家煤炭企业在境内外三地同时上市,开创了煤炭企业境内外上市的新机制。“兖州煤业”连续5年被评为“中国上市公司50强”,2004年又进入“中国上市公司10大优秀企业”、“中国最具资源整合力10强”,成为全球10大煤炭生产供应商;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省外国外煤炭生产经营和煤化工业的新领域,已着手在陕西榆林、山西晋中和山东菏泽等地开发建设后备性资源基地,在澳大利亚开发国外战略资源,成为我国第一个在国外经营煤矿的跨国公司,有效探索出了煤炭企业对外战略资源开发的新机制。目前“兖州煤业”已形成依托省内老区,有效辐射省外,加快开发国外,生产经营和资本运作并举,国际融资和国内并购结合,国内国际两个资源两个市场一起抓,优化煤炭产品结构和煤化工研发利用并重的企业改革发展新机制。
 创新制度制度是办事的规章和行动的准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规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规矩本身也有个发展问题,更有个创新问题。由于制度在一定范围内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特点,所以创新制度务必首先掌握政策,使制度既符合政策的要求,又成为落实政策的保障。同时,还要吸收借鉴先进的管理理论,如工商管理理论、公共管理理论、战略思维理论、人才建设理论等。企业的管理制度千差万别,制度创新也永无止境,具体到一个企业,就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要考虑到行业性质、企业地位、管理的难易程度、成效的表现形式等方面,既要敢于突破前人,又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注意把握好制度出台的时机和节奏。由于制度是用来约束人的,但又需要人来执行。因此,人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创新制度的落脚点必须放在调动人的积极性上。多年来,我们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党委常委会、职工代表大会、工会等一系列议事规则;创新符合上市公司要求的生产、安全、考核、分配、奖惩和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职工民主管理等制度,有效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实现、维护和发展了企业和职工的根本利益,企业内部呈现出人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生动局面。实践证明,通过制度创新推动管理创新、体制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企强企之道。
 创新方法方法就是为达到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和手段,解决的是“桥”和“船”的问题。举世闻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由此可见方法的重要性。就方法本身来讲,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有着各种各样的类型,但归根到底是要科学,要管用。单从现代管理方法来讲,1984年全国第二次企业管理现代化座谈会之后,包括我们比较熟悉的经济责任制、全面质量管理、系统工程等18种方法得以普遍推广。随着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这些方法也不断被更新,并赋予新的内容和活力。几年来,我们立足煤炭行业境内外上市的实际,在宏观管理方面实行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三体系认证整合运行,全面推行绩效考核;在煤炭生产方面先后实施并不断升华“5345工程”、“5356工程”、“6651工程”;在质量管理方面实施“三零工程”;在运销方面实行“四个优化”;在安全生产方面开展“双基建设”;在党建工作方面实施“1114工程”、“党委工作责任制和创新实践活动”,有序推进“党委工作提高升华年”、“学习型企业创建年”、“诚信建设教育年”,建设“四好”领导班子,深化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2003年,我们按照国际上最权威的美国波多里奇卓越绩效标准,全面加强质量管理,获得“全国质量管理奖”。这些管理方法的创新,既符合煤炭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又与国际惯例接轨,也与上市公司内在的健康发展要求相统一,成为我们创新方法的宝贵经验和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上一篇:学习型企业与高素质职工   下一篇: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