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研究与探索>文章内容
工会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
来源:指导小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06-01-10 (阅读次数:

工会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


     工人日报版次: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国家政权的重要支柱,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工作。
 一、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激发职工创造活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力量。工人阶级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主力军,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级工会要充分运用组织资源,围绕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活力,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参与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同时要协助企业积极拓宽职工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推进职工的原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合理化建议转变为经济效益。
 二、积极参与劳动关系的协调,有效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利益关系,工会要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在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的全过程中发挥作用。在劳动关系建立方面,工会要大力促进职工就业和再就业,指导帮助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提高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和履约率。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工会要积极推进集体合同、工资协商、职代会、厂务公开和职工董事、监事等制度的建立。要加强对劳动合同等制度履行的监督,在劳动关系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工会要通过参与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参与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参与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协商,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 三、努力维护弱势职工群体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要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各级工会组织要善于协调,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在宏观层面上,工会要通过立法和政策参与、通过联席会议和三方协商机制等途径,缩小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及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在微观层面上,要缩小企业各类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使不同岗位的职工之间保持大体相当的收入水平。工会组织要按照“以温暖求和谐”的目标,大力加强帮扶体系建设。要始终把送温暖工程作为工会的一件大事摆在突出位置上,同时要在帮扶体系建设上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并采取地区工会、产业工会、企业工会三方联动措施,重点在帮扶创业、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特困职工救助等方面下气力。
 四、推动建立劳动关系矛盾预防和处理机制,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当前职工队伍总体上是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工会要推动建立职工群体的利益表达、对话机制,畅通职工利益诉求和社情民意渠道,及时全面准确地向党和政府反映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的重大问题。要推动建立健全劳动关系纠纷预防、预警和调处机制,依法、及时、合理地帮助职工群众解决问题。  _sdl
 


上一篇:组织学习与转型:愿景产生的作用   下一篇: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