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研究与探索>文章内容
企业涵养学习文化帮知识加值
来源:指导小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06-05-09 (阅读次数:

    下定决心组读书会了,却不知从何下手。敲定书单、参加人员、时间,都让企业费尽思量。

    挑什么书,往往是第一难题。精密机械研究发展中心信息服务组副工程师曾立楷,建议从软性题材下手。去年4月,他决定在公司推出第一场读书会,为了减低大家的压力,挑了《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这本书,当作敲门砖。

    接下来的书单,就交给读书会成员讨论决定。去年运作下来,书单有「软」有「硬」,软性的书籍容易入口,往往两、三次就念完了,比较硬的书,就得多花点精力,比如说《虎与狐》和《思考的技术》,每一本都花了七周,才消化完毕。

    智原科技公司则是先考量公司的下一年度目标,决定读书会扮演的角色,才由高阶主管挑选书单。所以,每一本书的背后,都藏着一份策略考量,希望大家透过特定的学习,达成组织的目标。

选书也有策略考量

    不过,智原科技的读书会运作了四年多,发现「书」读久了,渐渐会失去新鲜感,于是开始尝试新元素;曾经开办「管理电影院」,观赏「赤色风暴」,一旦舰艇遇到紧急危难时,白人舰长和黑人副舰长如何协调合作,就是最好的讨论教材。

    去年底开始,智原科技又尝试新的挑战,除了静态的书籍,还搭配动态活动。例如,今年元月,先念了杰克?威尔许的《致胜》,下一场则邀请曾任奇异公司中华地区高级主管的讲师,分享最亲身的实际经验,最后,又邀请台大EMBA执行长李吉仁,透过个案教学的方式,带领一级主管脑力激荡。

    智原科技竞争力提升中心部经理孙永光表示,阅读只能接触表面上的知识,透过亲身经验的交流分享,才能理解策略背后的情境。对于每天都在战场前线的制造业而言,透过产业相近的实际案例,更能引导主管的思路,进一步把别人的经验,应用到自身上。

    不管是透过一系列书单、还是丰富的讲座和分享,大部分的企业读书会,都是多元并进、持续激发新的学习乐趣。

    国泰人寿副总经理何力生带领的读书会,却反其道而行。过去一、两年来,他带着业务部门主管,隔周聚一次,念的都是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练》和《变革之舞》。 

    国泰人寿教育训练部经理吴重义笑着说,他的书一直翻,「修练到烂掉了!」可是每次阅读,深度都不同。第一次念到的是字面意思,第二次往往更能深入其中,也更能反省自身,是否真正把概念化为行动。

深读 更有新体会

    「一句话,延伸出去的知识足以写成一本书。」何力生说,看起来读了一本书,其实背后包含了10本、20本书。对他来说,「学习」的定义是要能改变人的行为和想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要反复地看、体会又体会,绝不是看一遍就会。

    决定书单后,下一步就是敲定时间。有的企业把读书会安排在下班时间,智原科技和全家便利商店,每个月选一晚,要求主管出席。智原科技还把一级主管和二级主管,分成两组读书会,一级主管着重策略思考、二级主管则从管理概念着手。智原科技行政服务部经理曹采华表示,虽然没有和绩效结合,但读书会形同团队纪律训练的一环。

    世界先进品质系统管理部周三下午的部门读书会,则不采强制性参加。经理魏逸群长期观察发现,有些人一开始不肯来,只是偶尔经过、探头一下,久而久之,竟然开始出席,甚至比开会还准时。

    「时间不够用!」是企业人常见的困扰,也是扼杀读书会常有的借口,何力生表示,光要突破这一点,就得花二、三年,学习如何把多余的工作剔除掉,把时间放在最关键的事务上。

    推动读书会的方式千变万化,有时由领导者出马、有时由中阶主管逐步推动,有的企业由高层定决策、一声令下全队跟进,有的企业却是步步挪移,缓缓形成一股学习文化。

    不管哪一种方式,提供「非正式」的情境非常重要。曾任世界先进人力资源发展部经理的严守仁,常年推动希望园区读书会,他发现运作读书会并不复杂,只要拉出一个非正式、轻松的场地,就会吸引许多意想不到的专家,引发新的想法和观点。

    「光是塑造一个英雄或明星没有用。」严守仁很清楚,环境才是最重要的,必须慢慢摸索,建立一个良好的机制和环境,才能从知识的创造和流通,渐渐走到后端的「知识加值」,把知识的价值发挥到工作上。 _sdl


上一篇:社论:肩负使命,为实现“十一五”规划不懈奋斗   下一篇:建构学习型学校的具体作法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