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农民工素质教育,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的当务之急。这既是实现职工队伍全面发展的根本需要,又是保持和发扬工人阶级先进性的重要途径,也是维护农民工精神文化权益特别是学习权、保障权、发展权的具体体现。胶州市面对来自祖国各地的16万农民工,努力探索提高农民工素质的新途径,下大力气狠抓农民工素质教育,促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里人”和“文明人”,搭建了农民工素质教育的大平台,探索出农民工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经验告诉我们,实施农民工素质教育,就要千方百计地搭建农民工教育平台,不遗余力地维护农民工的切身权益,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培训资源,发挥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农民工为核心、社会为补充的上下贯通、配套联动的“四位一体”教育培训体系。同时要加大农民工教育培训专项资金的投入,积极探索和建立有效的政策导向和政策激励机制,把政策激励、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农民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时代新风和关心支持农民工学习成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抓好农民工素质教育,必须以创新的意识,探索建立富有实效的培训体系,不断丰富完善教育载体,进而形成长效工作机制。经验告诉我们,在农民工素质教育工作中,全面整合政策资源,把农民工素质教育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目标考核工作总体部署,大力实施“订单式培训”、“市场需求培训”等专业技能培训,可以促使农民工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社会上有作为,促使他们迅速融入城市现代生活,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通过农民工素质教育,农民工的知识结构可以得到较大改观,整体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农民工的团队意识、品牌意识、责任意识和效益意识得到大大增强。 抓好农民工素质教育,还需要社会各部门联手行动。胶州市形成的工会牵头,部门联手,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模式启示我们,在农民工素质教育中,各级工会组织和相关部门、单位切实承担起参与、配合、督促、协调的职责,推动农民工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各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合理使用法定的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广泛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工自觉投身到素质教育的活动中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以满足农民工的愿望和要求为目的,为农民工送去实实在在的服务,从多角度、多方面为农民工的素质提升创造条件、营造氛围,让农民工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得到提升,竞争能力、自我维护能力得到增强,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事实证明,农民工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职工的素质,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胶州的经验告诉我们,有效实施农民工素质教育,需要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这就需要我们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面提高农民工队伍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职业技能和身心健康素质,引导农民工从乡村文明走向城市文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人力保障。 大规模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工任重道远,必须要有长期努力奋斗的思想准备,必须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下大力气常抓不懈。这就需要我们倾注精力和汗水,积极协调各部门,深入基层、深入农民工群体中,具体研究、具体指导。要以满足企业需求,让农民工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贴近农民工、方便农民工为原则,以先进的思想塑造农民工,以丰富的内容服务农民工,以生动的形式吸引农民工,以便捷的手段服务农民工,大规模培养农民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企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Y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