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研究与探索>文章内容
评论:为这样的“不拘一格”叫好
来源:指导小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06-07-23 (阅读次数:

                          评论:为这样的“不拘一格”叫好

                                工人日报评论员郭振清 
   
  深圳的做法突破了传统的“制度”和“硬件”框框,可谓“不拘一格”,打破了传统的人才认定模式,建立了多元化的人才评价机制,使得优秀人才不依固定的评价制度同样能够脱颖而出



 不惟学历看能力、不惟职称看技术、不惟资历看业绩、不惟身份看素质,深圳打破高技能人才传统的认定模式,建立了多元化的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日前,已有12位劳模被深圳市政府破格认定为高级工或高级技师———本报7月19日一版头条刊发的这条消息,读来令人耳目一新,感慨良多。
 报道说,此次被破格认定为高技能人才的12位劳模,都是2006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及广东省、深圳市劳动模范、先进个人荣誉的生产一线技能劳动者,都经过个人申请或单位推荐、企业业绩追踪评价、专家现场技能考评、社会公示等程序。显然,“一线”、“技能”、“业绩”这些关键词构成了深圳市政府破格认定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依据,此举相对于以往的人才评定模式来说,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创新。
 应该说,现有的人才评价机制一直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某些局部、某些层面也存在一定缺陷,如重学历、轻能力,重职称、轻技术,重资历、轻业绩,重身份、轻素质等等僵化的、传统的条条框框,依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人们有关人才认定与评价的观念,制约着某些人才的成长、涌现。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必须在“不拘一格”上下功夫、出实招,必须突破原有的一些跟不上时代要求的陈规。
 深圳的做法正是突破了传统的“制度”和“硬件”框框,可谓“不拘一格”,打破了传统的人才认定模式,建立了多元化的人才评价机制,使得各类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最终达到解放人才、激励人才、发展人才的目的和效果。这是深圳市在人才培养观念问题上的突破,是其在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方面迈出的崭新步伐。
 近年来,一方面,一些企业和单位面临人才流失、人才匮乏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这些单位内部却不尊重人才、不培养人才,甚至根本不拿人才当回事儿,这集中体现在其僵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和认定模式上。其结果必然是,再富有创造力的人才进入这种环境也往往会变得平庸无奇,再优秀的人才在这种单位也往往难有建树。
 得人才者得天下。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是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目前,各层次人才面临更大范围的流动和争夺,所以,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与评价制度改革力度,采取务实之策,不拘一格实现人才工作的突破,才能在各类竞争中赢得优势———对于一个国家是这样,对于一个单位同样是如此。
 正如上述报道所认为的,深圳市此次破格认定劳模为高级技能人才,必将激发广大员工学习技能的积极性,同时也将对营造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崇尚技能的良好社会氛围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我们为这样的“不拘一格”选人才叫好,并期待着这样的创新之举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多些、再多些。
 
 (SL)
 


上一篇: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   下一篇: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