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研究与探索>文章内容
周云龙:学习型公民是怎样“逼”成的
来源:指导小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06-07-13 (阅读次数:

  留意媒体上的报道,时时可以感到风扑面:学习型城市、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班级、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公民……网络时代,知识更新跃上高速,信息供应进入宽带;学习,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社会人的终身选择。然而,学习型公民的大量出现,有的时候却又让我们高兴不起来。
 
  譬如,去商场购物,你首先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最新信息,了解哪种商品有什么质量评价标准、处于什么价格水平,至少你要掌握一点辨别钞票、发票真伪的常识;譬如,去菜场买菜,你要虚心学习,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市民学习,要看得出哪是注水的肉?哪是敌敌畏浸制的火腿?哪是含吊白块的面粉?哪是抛过光、涂过油的大米?哪是服过避孕药的黄鳝?哪是牛血、洗衣粉兑成的鸭血?哪是工业酒精加水兑成的白酒?譬如,到医院看病,你也要自学一点医学常识,免得医生给你重复检查、开大处方,至少你还得认识医生处方上的那些字……

  我们是怎么变成学习型公民的?是因为社会运行的某种体制,还是被迫无奈?这个问题可以不必急于回答,不妨再推荐两个学习型公民的先进典型。

  其一,西安的一名三轮车夫吕福山,小学五年级读了3天就辍学了,因为三轮车常常被交警没收,他就想向交警部门讨个说法,可是他的讨法之路却磕磕绊绊。吕福山便挤出时间把有关的法律法规都啃了个遍:《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宪法》、《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法规汇编》和《地方行政法规汇编》,至今他还可以大段地背诵出其中的部分章节。吕福山利用自学的法律知识与交警、街道打交道,赢了官司,讨回了权益,现在已成为西安闻名的草根英雄。(《半月谈》16

  其二,安徽的一位大学教授李文峰,本来是电子方面的专家,为了揭开孙子陈子菁脑瘫的真相,她与安徽省立医院较量了10个年头。十年间,她放弃了自己的学术研究,潜心钻研医学和法律知识,一共撰写申诉材料70万字,在一次次努力又一次次失败的挣扎中,李文峰眼镜的度数从600度上升到2700度。(央视《新闻调查》524

  从电视上看到的李文峰,似乎已成了一名儿童护理和法律方面的专家,可是李文峰的成就却令我感到有些不寒而栗:我们的社会希望出现这样的专家吗?毫无疑问,一个社会,这样的学习型公民越多,意味着我们的生活环境越差;这样的专家越多,意味着我们的生存质量越糟。

  也许,我们真的需要这样执著的学习型公民,因为有他们的存在,可以促进社会环境的改善,推动民主与法制的进程。正如通过自学法律走上诉讼打假道路的王海,他的举动就曾经唤醒了许多公民的维权意识,同时也吵醒了许多商家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然而,对于王海、吕福山等许多当事者来说,他们承受了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他们又付出了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环境的复杂、管理的无序、体制的缺陷,常常将人们逼上了书山成了学习型公民。大多数公民可能都企盼和谐的、宁静的,而未必是豪华的、高贵的生活,这也是我们应该得到的权利。如果有时间和精力,我们可以选择自由地充电,轻松地学习——不能这样被着学。

(YT)


上一篇:争当学习型农民   下一篇:成人、成才与成功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