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蜀南气矿渝西采气作区工会紧扣安全环保工作重点,把对员工的培训放在“清楚岗位职责、清楚操作程序、清楚身边危险源、清楚身边隐患及控制措施、清楚应急预案”上,以规范班组精细化管理工作为切入点,深入一线开展各类知识培训,旨在不断提高员工尤其是青年员工的综合技能,从而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图为培训现场。李传富 高小玲摄 【事件】技能竞赛“专业户”终于消失了 “吴平山、石勇等六人参加车间这一季度的技能竞赛!”近日,在西安东车辆段宝鸡运用车间四场一班的班前点名会上,作业场主任宣布了车间提供的由电脑从存储的从业人员花名册中机选出的参加技能竞赛者的名单后说,从现在开始,班组里所有员工都有可能随时被选中参加企业的技能竞赛!他的话音刚落,员工们立马发现新情况:以往那些场场竞赛不落的技能竞赛专业户怎么今天却“榜上无名”?一时间,有纳闷的,有不解的,还有看热闹的,大家议论纷纷。 有员工说:以前,厂里技能竞赛都是由专业户参加,不但能为集体夺得荣誉,还能为自己争得奖金!而我们这些人也就习惯养成了看热闹、乐得轻松、懒得竞争的心态。没想到今天,这个游戏规则变了,没准哪天,自己也被推上赛场,于是,感觉有了不少压力,开始想门路参加技能培训了。 一些培训管理者却看好这样的变化,他们说:这样好,培训本就应该向低技能、低素质员工倾斜,过去,每次比赛都是那些“专业户”参加,大多数员工都觉得学技术与己无关,培训也就懒得参加,这回好了,是骡子是马,都拉出来遛遛,不够格的就要参加培训了。 过去,每次举行员工技能竞赛活动,参加者总是那几张再熟悉不过的“老面孔”,员工们管他们叫技能竞赛“专业户”。而每次参赛前,企业还要对他们采取强化培训,结果,企业技能培训变成了为强者锦上添花、对弱者置之不理的培训。这一不正常的现象,直接影响着员工队伍整体技能的提高,是企业技工人才呈不均衡发展。 发现这一问题后,企业管理者迅速扭转局面,修订了相应的奖励考核制度和对员工培训工作的连责管理措施,并在“每月一考、每季一赛”等活动中采取不定时随机抽选人员参加的方式,使技能竞赛中的“老面孔”得到转换。同时,他们在每个一线班组中都选配了思想素质高、业务技术精的员工担任兼职班组技教员,针对大家技能素质的不同水平,建立培训小档案,对照每个人的实际业务差距,开展一对一的业务技能培训,解决每一名员工在个人业务技能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车轮车间探伤班组成立了技术小课堂,由曾参加首届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取得探伤项目优异成绩的技工贺凌云担任老师,利用休息和业余时间,组织大伙轮流进行探伤实践技术培训,并且运用员工对每次实践演练点评结果进行签名确认的方法来激发员工改进自身不足的积极性。自小课堂开课以来,以往那些因自身技术能力不强,遇到领导检查就东躲西藏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全员学技、每人练技的新景象。员工们业务素质良莠不齐的现状开始得到治理。
【笔者评说】“木桶原理”适用于员工培训 一个木桶是由若干块木板组合而成,而木桶装水的多少取决于这些木板中最短的那一块,也就是说,是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决定着该木桶的容量! 现在,在许多的企业中,拥有大专、本科学历的从业人员数量直线上升,考取技师资格的蓝领比例也逐渐增多,这给企业带来了不少的生机和活力,也成为不少企业管理者得以沾沾自喜的话题。可是,一旦对企业现状做个环视就不难发现,现今企业员工参差不齐的技术素质和距离越拉越大的技术等级,已使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受到了严重影响。就如同木桶一样,企业是个集体,不是只靠着最长的木板支撑。只有每名员工的业务素质都得到同步提高,才能保证每一个质量环节不会出现问题,所以,重视低素质岗位人员的转化,把“木桶原理”用于员工培训已成当务之急。 首先,要创造条件,建立平台,将“短板”补长。不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上,都要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使大家有地点用、有时间学、有资料看、有兴趣钻。并可以利用网络论坛、经验介绍会等多种载体搭建员工自由交流的平台把“短板”补长。 其次,要榜样带头,鞭策后进,用机制推动。在树立先进典型的同时,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既不能以罚代教,对业务学习不好的员工动辄考核,也不能对屡教不会的员工放任自流。要将先进带后进,后进赶先进的氛围科学合理地融入机制管理中。 第三是要形式灵活,学以致用,把缝隙“合密”。要结合单位实际,对员工业务教育培训的形式要多样化,内容要有针对性,量体裁衣,学以致用,培养员工们学习业务知识的兴趣,不能为达到短期提素而做“填鸭式”教育,也不能为应付差事而做“脱节式”培训。当减少理论知识的培训。对新转岗员工要适当延长适应期,培训要做到循序渐进。另外,避免培训“一刀切”和“满堂灌”,确保员工学得进去。
(Y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