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铜维修工姜丰饶创先进操作法

江铜集团德兴铜矿采矿场维修工姜丰饶,在从事载重量达170吨的大型电动轮汽车的维修中发现,电动轮马达修理和调整轮毂间隙所一直沿用的国外专家提供的方法,不仅费人力,效率低,修理工期长,而且易造成相关部件的损坏。于是,他自行设计了一套调整轮毂间隙的专用压具,并形成了新式调整法,不仅缩短了轮马达的大修工期,而且还避免了相关部件的损坏,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日前,经该矿先进操作法推进委员会审定,姜丰饶“788轮马达间隙调整法”获先进操作法称号。图为姜丰饶攻关一幕。查列 肖卫东摄
莱钢技师杨士军创轧辊堆焊操作法

山东莱钢板带厂机修车间堆焊班班长、焊工技师杨士军(右),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查、控、检轧辊堆焊操作法,有效避免了轧辊在堆焊过程中产生的裂纹,提高了堆焊工艺的稳定性及轧辊的使用寿命,被莱钢集团公司命名为“杨士军轧辊堆焊操作法”。目前,操作法在班组推广后,先后开发成功了40余种辊道备件的堆焊修复项目,其中堆焊修复后的热轧带钢精轧支撑辊、炼钢连铸辊等辊道的表面硬度提高了40%以上,平均焊接寿命是新辊寿命的3倍以上,每年为企业降低轧辊等备件消耗等费用128万元。图为杨士军向大家传授焊接绝活。张建摄
蜀南气矿维修工黄文富敢揽“瓷器活”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纳溪采气作业区压缩机维修工黄文富,在实际操作上遇到疑难问题时,总是先记录下来,坚持边学边干,边干边问,从而使自己的专业技能有了长足进步。多年来,只要生产需要,他就随时奔赴现场对压缩机进行抢修,并主动邀请井站员工参与其中,并毫无保留地向员工传授压缩机管理维修知识和技能,使生产现场故障及时得以排除图为黄文富在向员工传授技艺。黄斌 樊珏坤摄
渝阳煤矿采工人李智伟研制支柱防倒装置

近日,重庆渝阳煤矿采煤二队采煤工人李智伟,自制单体液压支柱防倒装置,从根本上解决了支柱倒柱伤人的危险。单体液压支柱普遍运用于采掘头面的超前支护、压柱以及临时支护,在使用过程中,巷道顶板来压,支柱失效后自然降柱等情况,都能让单体支柱突然倒柱,造成伤人事故。为此,工人李智伟经过反复实验,决定先从解决防倒装置材料自身承受抗张力的强度入手,用铁链条取代绳子,然后,用12毫米厚的钢板加工G型固定卡,把铁链条的一端焊接在G型固定卡上,而另一端则与锁扣连接。使用时,先将G型固定卡固定在梁子或绞接顶梁上,然后,将铁链条紧紧缠绕住单体液压支柱,最后用锁扣将铁链条锁上,强制控制单体液压支柱倒柱的发生。从根本上解决了支柱防倒柱伤人的问题。图为员工地面调试支柱防倒装置的情景。岳万梁摄
(H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