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田
(2009年12月8日)
同志们:
今天,来自全国各地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教学的工作者们齐聚中央党校,参加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主办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2009”,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回顾新中国6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总结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探讨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很有意义。在此,我谨代表中央党校校委向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近平同志对举办这次论坛很重视,他专门发来贺信,充分肯定此次论坛的重要意义,要求把论坛办成发表马克思主义研究新成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有影响力的平台;对广大理论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明确指出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广大理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要求进一步办好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研究事业的助推器作用和联系团结党校系统以及全国理论工作者的纽带作用。近平同志的指示对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教学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我们理论工作者特别是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同志,要充分认识到肩上的担子很重、责任很大。第一位的政治责任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认真研究解决中国的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不断发展的时代特征相结合,认真研究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的立场,把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结合,认真研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并用大众语言阐释和表达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让大众所接受,成为人民群众的锐利思想武器。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同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实践性、时代性、人民性以及不可分割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三者密切联系,相互促进,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机活力和在中国的与时俱进,才能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对于我们理论工作者来说,至少以下三点很重要。
第一,要注重实践,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有生命力,正是因为它把自己的根须深扎在现实的土壤里,与生活之树一起生长。作为理论工作者,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是一个基本前提。另一方面,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更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来研究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更符合中国实际。
从新中国6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来看,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最大的障碍是主观主义。目前仍然是这个问题。主观主义包括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忽视理论的作用,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指导作用。而教条主义则忽视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词句当作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经验主义是实际工作者容易犯的错误,教条主义则是理论工作者时有发生的倾向。毛主席在延安时期关于反对主观主义的思想并没有过时,在今天仍有针对性。今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对主观主义仍然是一项重要任务。
第二,既要善于吸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包括历史教训,也要善于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成果。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我们党进行了不懈探索,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走了不少弯路。成绩是宝贵财富,教训同样也是宝贵财富。我们既要从成绩中汲取有益营养,也要从历史教训中汲取有益营养,尤其是千万不能忘记违背科学规律给我们带来的深刻教训,这样今后才能少走弯路。
马克思主义也是世界文明的伟大成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同样不能脱离世界文明发展轨道。如果没有深邃的世界眼光,没有吸纳和融合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的胸怀气度,我们党就不可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今天,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中国与世界的前途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在此背景下,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既要立足中国,坚持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又要放眼世界,密切关注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发展变化的新趋势,善于汲取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使马克思主义更富于时代精神。
第三,理论工作者要走出书斋,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贡献。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来自实践并用于指导实践的科学指南。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认同、所掌握,并被人民群众自觉地用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推动历史进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充分理解和掌握,我们的宏伟目标才能够顺利实现。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是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经常深入实际,了解广大干部群众在思考什么,关心什么,有的放矢地开展理论宣传,进一步增强理论宣传的吸引力、说服力、影响力、渗透力和竞争力,使马克思主义为更多的人民群众所掌握。
我个人认为,这几点既是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同时也是对我们今后理论工作的要求。我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提出来与大家共勉。
最后,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