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全国工会领导干部理论研讨会综述 |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王娇萍 郑莉 发布时间:2008-04-21 (阅读次数:
)
|
|
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事业新境界 ——全国工会领导干部理论研讨会综述 阳春三月,正是草长莺飞、万物萌发生机和活力的大好时节。4月16日至17日,全国工会领导干部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围绕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充分发挥工会的国家政权重要社会支柱作用进行深入研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一步深刻阐释、论证了中国工会的性质、特色,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基本要求、正确方向。 站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时空坐标上,纵观中国工会事业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既是对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工会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又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国情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的理性前瞻,必将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事业不断开拓新境界! 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是总结中国工会八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实践经验得出的必然结论,更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关乎中国工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 旗帜和道路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道路关系前途。 从制定“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到作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决议;从提出“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到确立“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企业工会工作原则;从明确加强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到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正更加紧迫地摆在全国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面前。 正如王兆国同志在研讨会上讲话指出的,“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要求中国工会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 这是总结中国工会八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实践经验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工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必然选择,标志着中国工会对自身的本质特征、历史使命以及工会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正在达到新的高度。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以党的十七大为标志,中华民族站在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另一方面,体制的、经济的、社会的各种矛盾交织。这既对工会如何在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中发挥好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职工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的作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又对工会加快自身建设,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体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取得新发展发出迫切呼唤。 中国工会运动始终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息息相关,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工人阶级的使命紧密相连。这决定了中国工会只有在党的领导下,走出一条把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适应时代特征,适合国情、会情的正确发展道路,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找准位置、体现价值、发挥作用。 事实上,回顾中国工会八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尽管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工会在工作的重点、方式上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工会的职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的变化和劳动关系的变化而变化。而在这些变化背后,则是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创新所产生的强大推动力。 “只有解决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工会、怎样建设工会’这一重大课题,才能使中国工会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不断焕发工会组织的战斗力、生命力,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这是王兆国同志一再强调的。 全总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孙春兰在会议总结讲话时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政治稳定,各级工会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广大工会干部要更加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进一步提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加深对新形势下工会发挥国家政权重要社会支柱作用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政治稳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深刻地理解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才会在前进路上不迷失方向;清醒地牢记自己的历史任务,才能为实现奋斗目标而不动摇。”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胡健康由衷地感慨道,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工会十四大以来工会工作的亮点及经验,最突出的标志是探索出了一条适应时代要求、符合中国国情、体现工会工作规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辽宁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王俊莲深有体会地说,近年来辽宁省总工会各项工作的突破和发展,都是与工会理论的创新分不开的。比如,在“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的指引下,辽宁工会突破了建会难、维权难和工会经费收缴难这“三难”问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提出,则推动辽宁工会组织体系、维权体系、帮扶体系这“三个体系”的建设。 北京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建民说,北京市总工会近年来围绕找准定位、提升维权能力进行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探索和创新,都应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体系逐渐丰富和完善的节拍,这也从实践层面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的科学性、针对性。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
上一篇:全国优秀班组会聚南昌交流经验 下一篇:200余名全国劳模将赴京庆祝“五一” |
|
[ 收藏]
[ 推荐]
[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
|
|
 |
相关文章 |
|
 |
|
|
|
 |
相关推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