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是有同有异、大同小异、求同存异、增同减异的社会。”在29日召开的第六届软科学学术年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长成思危与在座专家学者探讨关于和谐社会的话题。科技部副部长、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尚勇出席会议并致辞。
成思危在题为《关于和谐社会的若干思考》的主题报告中说,和谐社会的社会成员之间和各类群体之间的差异、对立和矛盾仍然存在,但和谐社会的统一性、包容性和调试性能通过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形成合力,推进社会安定有序地发展。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共识、需要团结、需要民主、需要法制。
尚勇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历史进程,也是极其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软科学研究具有的开放协同、兼收并蓄、集成互补、交叉创新的优势,决定了它将在这一重要历史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软科学研究的支持,不断增加投入,促进高水平研究基地和平台建设,提高资源的共享和集成水平,为软科学研究工作者更为充分地施展才华,促进软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营造更加适宜的政策环境和条件。
据悉,此次年会由中国软科学研究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承办。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张景安,中国科学院原副秘书长王玉民,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孔德涌等有关领导,以及来自国内外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就《和谐社会与软科学》的主题进行了研讨。
(S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