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政协“创建学习型机关”委员约谈会发言摘要
吴雪华(市政协委员、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主席) 建设学习型政府,要以提高公务员的素质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政府工作水平。政府的运作是人、组织和制度有机结合的过程。随着一些单位各级各部门管理事务呈现复杂化、多样化和规范化的趋势,公务员队伍素质已经成为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建立高效政府的决定性因素。必须努力构建高度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建立以竞争和激励为核心的公务员制度的运行机制。要积极引导公务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争做学习型公务员。 建设学习型政府,要以行政效能建设为抓手,加快提升政府运行效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政府必须成为以效率为导向的行政组织,必须树立追求效率、追求效益的行政观念,在行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时,努力争取最大化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建设学习型政府,要以提供优质服务为中心,努力创造一流的政务环境。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政府必须对社会大众的愿望和要求作出积极回应,公众的满意程度应该成为政府服务质量好坏的评价标准。 建设学习型政府,要以政府工作法制化为目标,加快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建设法制政府,首要任务是在建设学习型政府中,切实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研究和运用,切实增强法制意识,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姚崇义(市政协委员、市政协学习宣传委员会主任) 创建学习型机关,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观念和知识的不断创新,将学习看成是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生存手段。创建学习型机关要坚持学习理念上的提高,始终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的自觉行动,看成是一辈子的事,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自我改造到老;要注意学习内容的创新,要把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学出新水平,用出新水平;要讲究学习方法,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学什么”转向“学会什么”。 创建学习型机关,不仅是提高机关工作人员能力和水平的客观需要,也是机关工作创新的内在动力。只有通过创建学习型机关,才能不断地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才能不断有创新的理论、创新的方法和创新的手段,工作才能到位,群众利益才能维护得好。 创建学习型机关,必须切实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牢固树立自觉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生存、发展和立足本职,积极做好机关工作的第一需要;二是要认真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将学习与工作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好工学矛盾,做到学习与工作互为促进,互为提高;三是要形成合力,让中心组学习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学习互为促进,互为推动,相得益彰,共同提高;四是要讲究学习方法,追求学习与思想和实际工作的双向强化。 许遐明(市政协委员、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校长) 创建学习型机关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城市综合素质,推进城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创建学习型机关要做到“一个统一、三个创新和五个落实”。一个统一就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这种全新的理论一诞生就被世界各国和各地区所接受,并迅速波及全球。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各级党政机关应该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充分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努力把党建成学习型政党,把政府建成学习型政府,把机关建成学习型机关。三个创新即观念创新、载体创新和机制创新。观念创新是构建学习型机关的前提。要树立“学习为本”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树立“团体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型学习”的理念,树立“干部是人力资源”的理念。载体创新是构建学习型机关的着力点。要构筑终身教育和学习体系,建立机关学习网络。要以机关党委为主体,各科室、部门为阵地,针对不同岗位制定中长期的学习计划和操作方案,确定相应的学习主题和内容。机制创新是构建学习型机关的关键。一要建立健全领导学习责任制,要求领导起带头和示范作用。二要通过树立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增强组织和个人学习的内动力,制定激励政策,营造竞争氛围。五个落实即组织落实、内容落实、时间落实、经费落实和活动落实。 戴家才(市政协委员、市委党校副校长) 创建学习型机关,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提高政府的工作效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促进学习型社会的逐步形成。 创建学习型机关,首先要深刻理解学习型组织的实质,其关键是提高组织学习的技能。学习是人类的本能,人类面对复杂多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其适应能力表现在能够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运用所获得的知识,适时调整生活方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改造自然,以利于生存和发展。 创建学习型机关,还需要把握以下五个环节:一要深刻领会创建学习型机关的目的。建设学习型机关是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其核心是要在不断学习中提升机关及机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改进管理方式,提高办事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更好地服务人民,其根本目的是要创建竞争型机关、创新型机关和服务型机关。二要广泛发动,营造创建学习型机关的良好氛围。三要更新观念,领导干部率先实现角色转换。破除“真理在我手中”的僵化思维,少用行政命令和权力威慑,建立和谐的学习环境。四要精心安排学习内容,合理组织学习活动。五要健全制度,为建设学习型机关提供制度保证。 程冠东(市政协委员、市委统战部副部长) 近年来,我市创建学习型机关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不想学、不愿学、无法学、学了也没用”的思想在少部分机关干部头脑中仍然存在,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在创建学习型机关过程中要做到“三个到位”: 一是组织领导要到位。建议市委成立创建学习型机关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建的组织、协调、督查,从而保证创建活动有序开展。建议把创建学习型机关纳入全市“4221”工程,纳入各单位、各部门的具体工作目标。 二是创建措施要到位。从我市来看,创建工作要做到“三有”即有目标定位、有经费保障、有激励机制。 三是检验考核要到位。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既要注重共性,又要注重个性。对机关干部坚持开展应知应会考试和岗位专业知识考试,成绩合格的方可上岗。 王新中(市政协委员、市级机关工委副书记) 我们的党是执政党,各级党政机关担负着管理党和国家事务的重要职能,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推动法律、法规的实施等方面负有重大责任,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执政能力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关系到党的领导水平的提高和执政地位的稳固。我们要站在时代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推进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只有刻苦学习、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比别人更多的新知识,这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多了,力量强了,就能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从而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 创建学习型机关,必须在强化“三项机制”上下功夫:一是强化领导机制。在市级机关的各个部门,要建立创建工作组织领导机构,负责本部门创建工作的具体规划,制定相应规章制度,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切实加强领导。要建立“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和有关处室负责的工作责任制。二要强化动力机制。创建学习型机关,不能满足于发个号召,提个要求,更不能图形式、敷衍应付,必须依靠配套的制度来保证落实。要建立健全包括中心组学习制度、干部培训制度、学习日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以制度保证学习、促进学习。要建立以述学、考学、评学为主要内容的学习考核体系,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并把党员干部的学习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提拔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以明确的学习目的、正确的学习导向,激励大家不断学习,锐意进取。三是要强化保障机制。要积极努力,千方百计,为党员干部的学习提供条件。要增加投入,加强文化设施和学习场所的硬件建设,为党员干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远程网络教育,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多种类型的教育服务,以满足大家的学习需求。 (sd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