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全国创争在行动>信息与动态>文章内容
进城务工人员是共和国光荣的建设者
来源:工人日报评论员 作者: 发布时间:2005-09-12 (阅读次数:
社评:进城务工人员是共和国光荣的建设者
今天,进城务工人员这个群体正以其吃苦耐劳的品质、有目共睹的贡献,改变着世人的评价,提升着自身的地位。他们不仅为我国的城市建设及各行各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对于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缩小城乡差距等,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

 陈明钰,开通全国第一条服务进城务工青年的免费法律维权热线“小陈热线”,5年来帮进城务工者讨回工资320万元;黄涛,中铁三局集团上海华海工程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公司副总法律顾问;谢海宝,北京市公安局东城保安分公司保安队长、被誉为“窃贼克星”……这些人都曾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进城务工者。如今,他们已成为这个群体中的佼佼者。
 年劳务收入达5000多亿元、人数超过1亿人的进城务工人员队伍,业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他们是共和国光荣的建设者。
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大批农民进入城市的二三产业部门,这是我国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必然。今天,进城务工人员这个群体,正以其吃苦耐劳的品质、有目共睹的贡献,改变着世人的评价,提升着自身的地位。他们不仅为我国的城市建设及各行各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对于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缩小城乡差距等,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 这支劳动大军中,涌现出许多出色的个体,他们准确把握个人命运与时代发展潮流的关系,在一个转型时代,展示出自己绚丽的人生风采。鲍先锋,来自山西的第十三冶金建设公司浙江临海土建施工队长,获得200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是首位获得此奖章的进城务工者;在2005全国劳动模范的队伍中,23名进城务工人员首次荣列其中———这些进城务工人员的名字出现在受人尊敬的全国最优秀的劳动者队伍之中,足以说明近年来进城务工人员的积极贡献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同。
 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现实的另一面,即一些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还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工资被拖欠、福利待遇差、职业伤害时有发生、超时加班,以及子女受教育难等问题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甚至使得他们当中一些人的处境依然艰难。
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作为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共和国建设者的当然成员,进城务工人员的劳动理应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们的合法权益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和保护。在这方面,各级工会组织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比如教育部前不久决定把对进城务工人员职教培训纳入成人教育重点,切实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我们高兴地看到,已有越来越多的部门、越来越多的力量在为此付出努力。
 有专家提示,中国要保持经济增长的持续潜力,将更加依赖于农村转移劳动力,城乡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时下,在进城务工者队伍中有一种趋势值得关注,即新一代进城务工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在提高、职业期望值在提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也在提高,他们并不满足于像父辈那样挣钱回家盖房成亲、给孩子交学费等,他们进城务工更多地是为了寻求立足城市、自我发展的机会,或是为回乡创业打基础。因而,能否把握他们的心态、引导他们顺利融入城市,事关农村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事关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 我们相信,作为共和国的建设者,进城务工人员必将得到全社会更多的关注与关爱;在为共和国建设事业默默奉献的同时,他们也能够创造出自己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工人日报评论员
上一篇:王兆国在京接见青海省工会知识培训班学员   下一篇:优秀进城务工人员在京举行首场报告会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关于举办“中国职工学习论坛”(07-07)
·《中国职工学习论坛》的预备通(05-26)
·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04-24)
·首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启动(03-30)
·中国职工创新学习宣言(07-17)
·学习,在创新中飞扬激情(07-17)
·专家型工人的一面旗帜(07-24)
·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电视电话会(09-07)
·关于举办“中国职工学习论坛”(07-06)
·孙春兰在重庆调研(04-17)
·学习标兵 星光闪烁(07-17)
·全国创争活动知识竞赛试题参考(04-26)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