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全国创争在行动>信息与动态>文章内容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决议》诞生记
来源:指导小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05-07-26 (阅读次数: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决议》诞生记
中国工会工作取得的每一次重大进展,都是与理论创新分不开的。
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改革发展关键时期,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迎来了新世纪新阶段前进的理论指向。
 在7月4日闭幕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十四届六次主席团(扩大)会议上,与会的主席团委员全票表决通过了《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明确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系统阐述了新时期中国工会走这条道路的基本内容和目标任务,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工会、怎样建设工会”的重大问题。
 确定了方向和目标的新时期航船,将由此扬起新的风帆,驶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事业的新征程。
 立足于中国工会80年的历史经验、紧扣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工人运动的主题、并结合工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现实状况作出了科学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提出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迫切的现实需求
 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是恩格斯对理论发展的深刻论述。
 “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矛盾突出的新形势,中华全国总工会及时加大了维权和协调劳动关系工作的力度。
 面对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带来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特别是经济关系、劳动关系的复杂化,中国工会顺潮而动,与时俱进,逐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履行职能、协调稳定劳动关系、服务改革发展大局的体制和法律体系架构,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体现工会性质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工作方式、活动载体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工会事业呈现出新的气象和活力。统计显示,截至2004年底,全国有基层工会102.0万个,覆盖法人单位193.5万个,全国工会会员达13694.9万人。
 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置身经济体制、政治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历史性变革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对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战略部署,对发挥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做好工会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 我们党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个重大理论问题,对科学社会主义和党的建设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创新,也对新时期工会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改革发展步入战略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关头,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工会在维护职工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合法权益的任务更加繁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与世界更“近”,使得工会工作更直接地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
 工会如何在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转变中,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的历史使命;如何立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建立起适应企业组织多样化和职工队伍发展变化的工会组织架构,更加有效地表达和维护不同利益群体职工的合法权益;如何认识和把握中国工会与世界工会共有的普遍性,又始终保持社会主义中国工会的鲜明特点?
 寻求新时期中国工会事业突破的大胆实践,推动着中国工会理论认识的不断发展———中国工会十四大报告中率先阐述了作为党的阶级基础的工人阶级队伍本身发生的巨大变化,“一大批进城务工人员成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进一步突破了对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变化理论的僵化认识;通过“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大调研,进一步掌握了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明确了现阶段中国工会的工作思路,提出“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成为“三家”和提高“五种能力”的提出,为提升工会干部整体素质特别是发展工会党员干部先进性指明了方向,进一步完善了加强工会干部队伍自身建设的具体目标……
 理论指导深化实践,实践推动理论创新。回眸几年来中国工会遇到的挑战和取得的成绩,湖南省人大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王四连感慨万千:当前改革发展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的确让我们对工会工作到底怎么搞感到困惑甚至迷茫,但全总领导的表率作用,给了我们信心和力量。他们不仅在实践上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难题,而且不断从理论层面作出新的回答,为工会理论认识的新飞跃做好了准备。
 “理想的价值在于为人树立了奋斗的目标,给人带来了前进的动力。”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总机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报告会上,王兆国同志提出,从事工会工作的党员干部,如何结合实际坚定理想信念?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紧紧围绕事业发展和现实工作,坚持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忠诚党的事业和工运事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 这是思考我国工会80年历史经验、紧扣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工人运动的主题、并结合工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现实状况而作出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新的发展。上海市人大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陈豪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提出,是立足于对党的科学理论的自觉运用,立足于对党中央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深刻领会,立足于对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正确把握,立足于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丰富实践,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迫切的现实需求。
 在探索一条既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工会又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会发展道路的征程中,中国工会前进的每一步都既有传承的联系,又有创新的内容,并在这种渐进的积累中实现了新时期工会工作理论历史性的飞跃
 1993年,江泽民同志在接见中国工会十二大新一届领导班子和部分代表的讲话中,提出了“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新路子”的命题。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全总新一届领导班子和中国工会十四大部分代表座谈时,要求中国工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 在中国改革发展步入关键时期的今天,王兆国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庆祝全总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七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对工会的领导,坚持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切实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坚持工人阶级队伍和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会对外交往,坚持推进工会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工会、怎样建设工会”的重大问题。
 中国机冶建材工会主席王玉峰说,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提出,是中国工会事业80年经验之集大成,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工会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重大成果和集中体现,更是中国工会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繁重的国内建设任务郑重作出的政治宣言。
 立足历史经验和现实实践,顺应时代要求,推动理论创新,是唯物主义者的求实品格和科学态度。在全总十四届六次主席团(扩大)会议上,王兆国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工会长期奋斗、艰辛探索的重要成果,是工会在各个历史时期理论、方针、政策和工作经验的集中概括,也是老一辈工会工作者心血和智慧的结晶。提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能力和水平,必须体现继承性、注重实践性、富于创新性,努力做到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完善,在创新中提高。
 放眼中国工会80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在传承和创新中变迁的理论发展史。
 仅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的工会工作理论来说,便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从1994年全总十二届二次执委会议提出突出维护职能的工会工作总体思路,到1999年全总十三届二次执委会议“五突破一加强”工作重点的提出,到2001年修订后的《工会法》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到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提出要把维护贯穿于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积极参与、大力帮扶的全过程,到全总十四届二次执委会议明确了“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中国工会在探索一条既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工会又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会发展道路的征程中,前进的每一步都既有传承的联系,又有创新的内容,并在这种渐进的积累中实现了新时期工会工作理论历史性的飞跃。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七方面基本内涵,无一不体现了传承、创新的理论品质。”河北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臧胜业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所包涵的指导思想、政治保证、根本任务、职能作用、组织体制、对外交往、内在动力等,都既充分吸取了历史经验,又坚持从面临的发展阶段、形势任务和所处国际环境的现实状况出发,把工会发展纳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大局之中去定位,这是全总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重大创举。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中国工会的地位和作用始终是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工会工作理论始终随着科学社会主义和党的建设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的孕育和提出,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并最终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同中国工会事业的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实践中。
 全总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俊九说,王兆国同志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重要讲话,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时代要求,符合中国国情和工会实际,符合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的意愿和要求。全总党组和书记处认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的进程中,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出发,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关系到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前途命运,有必要就此在主席团会议上郑重地作出决议,以表明中国工会坚持走这一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 作为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和中国工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对于今天的工会来说,既是一个方向,又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进程
 与时俱进的开放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先进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 作为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和中国工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对于今天的工会来说,既是一个方向,又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进程。这决定了各级工会在朝着这个方向、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应该保持求实的态度、发展的眼光、创新的精神不断地在实践中加以完善。正如王兆国主席说的:“坚持走这条道路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进程,与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目标任务、工人阶级队伍的发展变化和职工群众的现实要求紧密相联,既要有长远的奋斗目标,又要有阶段性的任务和要求。”
 此次主席团(扩大)会议就充分发扬了民主、求实、创新的会风。在3天的会议日程中,足足两天半的时间用于小组讨论和大会发言,围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工会工作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与会的主席团委员和代表们深入研讨,坦诚交流。
 只有明了于心,才能见之于行。《决议》指明了在新形势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方向,明确了工作方针和目标任务,但能否开创中国工会事业新局面,必须付诸实践,见诸行动,最终要体现和落实到工会的各项实际工作中,植根于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火热的工运实践中。特别是在当前工会面临如此众多的问题和挑战,而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工会能给我们提供现成经验和答案的现实背景下,更需要各级工会继续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大旗,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给予科学回答。
 从坚持继承和发扬中国工会的优良传统与适应时代发展不断开拓创新相结合,到坚持中国工会特色与大胆借鉴世界各国工人运动的成功经验相结合;从完善和发展工会维权机制、让多数职工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到积极推动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找准工会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从工会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更好地发挥工会作为党的重要执政资源的作用,到正确理解和把握依照中国工会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将党对工会领导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工会的发展优势;从统筹协调不同利益群体职工的利益需求和权利诉求、切实表达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到实现工人阶级队伍的团结统一、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从改革和完善工会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活动载体和工作方式,到提升工会组织的社会地位、增强凝聚力……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工会工作面临的现实状况,与会委员和代表们在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中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映亮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事业的探索路径:
 ———江苏省人大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张艳提出,要着力将党对工会领导的政治优势在三方面转化为工会的发展优势,即转化为国家和地方立法,为工会依法维权提供强大的法律武器;转化为党和政府的制度保障,优化工会工作的环境,为工会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转化为社会维权资源的整合、运筹,推动形成社会化的大保障、大帮扶、大调解和大宣传的格局。
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张蔚文认为,坚持工人阶级队伍和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要准确把握工人阶级队伍的新变化,并认真分析由此给工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要激发职工参加工会的内在动力,增强职工群众依靠组织力量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要大胆创新工作体制和机制,有利于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要努力提高工会组织动员职工群众的能力,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提供干部队伍保证。
 ———北京市委副书记、市总工会主席阳安江表示,切实维权是工会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必然选择,工会应准确把握劳动关系矛盾变化的动因和规律,找准切实维权的着力点;进一步深化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工作,为切实维权提供制度、机制支持;针对不同利益群体职工确定工作重点,使切实维权落到实处。
 ———辽宁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王俊莲说,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要坚持以职工为本,以服务职工为落脚点;以协调劳动关系为切入点,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以创新为关键点,全面提高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
 ———贵州省总工会副主席、党组书记赵铁军建议,工会要努力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政治等基本制度安排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利益平衡机制一方重要的利益代表,从源头上保障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成为社会公正的维护者和监督者,让职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 ……
 积水成渊,聚沙成塔。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的发展,历来是基于群众实践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也不例外。各级工会的积极探索和丰富实践,特别是基层工会创造的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现实意义的成功经验,必将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内涵。
 沧海横流,风正帆悬。中国工会80年光辉历程以无可辩驳的事实一再证明:坚持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并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就能迎来工会事业的大发展。我们相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中国工会必将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伟大征程上创造新的辉煌。 


上一篇: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总数全国第一 -------浙江5年内初建学习型社会   下一篇:第五期全国“创争”活动培训师培训班于哈尔滨圆满结束!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关于举办“中国职工学习论坛”(07-07)
·《中国职工学习论坛》的预备通(05-26)
·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04-24)
·首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启动(03-30)
·中国职工创新学习宣言(07-17)
·学习,在创新中飞扬激情(07-17)
·专家型工人的一面旗帜(07-24)
·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电视电话会(09-07)
·关于举办“中国职工学习论坛”(07-06)
·孙春兰在重庆调研(04-17)
·学习标兵 星光闪烁(07-17)
·全国创争活动知识竞赛试题参考(04-26)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