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全国创争在行动>信息与动态>文章内容
全国“创争”活动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演讲词系列展示(七)
来源:指导小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3-15 (阅读次数:

        杨杰,1984年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副井绞车工时只有初中文化,凭着信念和毅力刻苦自学,两年后就在全集团公司的第一届职工技术比武中夺得木工种第一名;四年后蝉联冠军,因此被推荐参加全国第一届青年职工技术大比武,获得第六名,被授予“全国煤炭系统青年技术能手”称号。如今,他具有本科学历,成为高级技师,还获得过“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全国自学成才十佳标兵”等荣誉称号,受到煤炭部、共青团中央、劳动部、全国总工会的表彰。
  个人感言:成功让我坚定了一个信念:一个人基础差不可怕,环境差不可怕,只要你目标明确,有信心有毅力,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和实现不了的目标。永远要对自己说:“我行,我一定行!”

演讲词      

        从零学起,当一名优秀绞车司机
        安徽省淮北矿业集团朔里煤矿机电科  杨杰


  我出生在安徽农村,1984年初中毕业顶替父职来到朔里煤矿,被分到矿副井车房成了一名绞车司机,全部的工作就是按按按钮,推推手把,工作环境是既干净舒适又体面惬意。一段时间过后,对天天机械的重复工作就少了许多的热情,觉得开绞车很容易,自己啥都会了,没啥干头。
  这一切都被师傅看在眼里。一天,师傅给我讲了一个真实的事故案例:一名副井绞车司机在提升机制动系统出现故障时,由于未能及时发现,造成提升过程全速过卷,导致数人坠入井底,十多人伤亡的惨剧。师傅接着说,当一名司机很容易,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司机却并不容易。一名合格的绞车司机不仅要熟练掌握操作技术,还必须熟知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技术性能等。
  听后,惊得我心里直跳,才知道这看似简单的工作里不仅有很大的危险,还有许多学问呢!师傅的话对我震动很大,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技术,做一名优秀的绞车司机。
  下决心容易做起来难,仅有初中文化的我,打开密密麻麻、令人眼花缭乱的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图,简直就像看天书,以前学的知识太贫乏了。在困难面前,我也曾退缩过,但一想到全矿5000多名矿工兄弟上下井的生命安全掌握在我的手上,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我的决心更加坚定:一切从零学起!我买来高中课本、《机械原理》、《机械制图》、《电工原理》、《矿井提升设备使用维修》、《电工基础》、《煤矿提升司机》等文化和技术方面的书籍,每天一下班就扎进书堆里,绞尽脑汁研究那一串串枯燥乏味的技术参数、符号、公式和数据。看不懂的就跑到现场对照实物钻研,向师傅、技术人员请教。上班时认真操作,仔细观察,虚心求教,把师傅的一招一式都牢记在心。学习成了我吃饭睡觉外的全部。
  我住在矿职工集体宿舍的顶层,夏天闷热难当、蚊虫叮咬,我就躲在蚊帐中看书;冬天天寒地冻,我就用被子裹住腿脚坐着看书。有一年冬天,我借了10多本技术书籍,准备查找一个问题,晚上睡觉前洗脚时,我随意翻开一本书,却被其中的一个章节所吸引。当时,满脑子都是要解开的问号,看了这本书,又去查看另一本。我沉浸在解开一个疑团的喜悦,不知不觉中时间已过去了几个小时,一双脚在水中已泡得僵硬麻木,失去了知觉。
  物质条件上的困难还好克服,最难抗拒的是屋外时常传入耳中工友们下棋、打扑克、聊天声的诱惑。十七八岁的我硬是战胜了外界的诱惑和自身的惰性,坚持了下来。有时候也难以忍受,但只要一想到自己要成为一名优秀绞车司机的理想,就又有了力量。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操作水平稳步提高,在技术比武中崭露头角。成功让我坚定了一个信念:一个基础差不可怕,环境差不可怕,只要你目标明确,有信心有毅力,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和实现不了的目标。
        在学中干,在干中学
  1991年,我被调到四大件的机电维修班,成为一名机电维修工。为了适应新岗位,当年我顺利地通过了全国成人统考,成为合肥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名函授学员。自觉地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工作中,三年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使我的业务水平大大提高。
  朔里矿是一个原设计产量为60万吨的矿井,1994年矿里提出了生产原煤185万吨的奋斗目标。主井提煤系统虽经多次技术改造,仍难满足生产的需要,而一旦出现故障,必定影响全年原煤产量的完成。怎样减少主井提煤系统故障的发生呢?又怎样快速查排已出现的故障呢?我和同事们开始了技术攻关。
  我在深入分析以往故障原因的基础上,查阅有关资料,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归纳出了“矿井提升系统常见故障排除100例”;创立了“矿井提升系统故障查排多维思维法”,总结出六种快速处理故障的方法。特别是其中的多维思维法的推广应用,把故障查排时间缩短了30%左右,每年可多提煤一万多吨。填补了全国煤炭系统这一操作方法的空白。
  1997年,我被破格提拔为四大件的技术员,新的工作岗位,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也更加注重学习和积累。
  2002年,我矿主井采用了日本三菱PLC工业控制计算机技术。它是由上万条指令,上千个虚拟继电器相互作用来完成内部控制系统的,这在国内矿井提升控制上是一项新技术,对我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这项新技术在朔里矿的运用,作为技术员的我有了更大的压力,尽快地掌握这项技术,破解它的程序成了我的首要任务和当务之急。
  我从书店买来许多书籍资料潜心研究。由于年龄的原因,记忆力下降,为了掌握它,我采用了最原始的方法——抄写指令、程序等来增强记忆与理解。每天不停的练习画梯形图,做设计、编程练习,终于掌握了该项技术。在此基础上,我通过对PLC程序的大胆创新,增加了卡箕斗保护装置,使这套洋设备不仅为我所用,而且性能有了新的提高,电控设备故障率几乎为零,每年直接创效50多万元,并在集团公司获得科技创新奖。
  针对我矿空压机电控励磁装置技术落后、故障率高、影响掘进进尺的问题,我采用PLC控制技术,设计出了自动化控制线路,实现了“超过预定压力自动停车、低于预定压力自动启动”的智能效果,在集团公司推广应用后,每年仅节约电费就达600多万元。填补了该项空压机电控技术的空白,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近年来,我先后进行了大小技术改革200多项,提出具有重大价值的合理化建议103条,20多项技术创新项目获奖和推广,其中一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项刷新全国纪录,2项填补了全国煤炭行业空白,创造经济效益高达8000多万元,被工友们誉为“机电大王”。
  20多年的学习创新奉献的实践使我体会到:不管一个人的文化起点有多低,不管你工作的岗位条件有多差,只要你有树立了明确的人生目标,并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为之而奋斗,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永远坚信自己:从现在做起,从零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坚持不懈,美好的明天一定会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永远要对自己说:“我行,我一定行!”
(YX)


上一篇:全国“创争”活动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演讲词系列展示(六)   下一篇:各地工会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③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关于举办“中国职工学习论坛”(07-07)
·《中国职工学习论坛》的预备通(05-26)
·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04-24)
·首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启动(03-30)
·中国职工创新学习宣言(07-17)
·学习,在创新中飞扬激情(07-17)
·专家型工人的一面旗帜(07-24)
·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电视电话会(09-07)
·关于举办“中国职工学习论坛”(07-06)
·孙春兰在重庆调研(04-17)
·学习标兵 星光闪烁(07-17)
·全国创争活动知识竞赛试题参考(04-26)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