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企业文化>文化名家>文章内容
有效沟通——良好企业文化的基础
来源:网络 作者:叶生、陈育辉、吴傲冰 发布时间:2008-03-25 (阅读次数:

 

本文是经盛咨询公司12月份即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重塑-企业文化培训手册》书中的部分内容连载之七,它是经盛管理咨询文库中企业文化实操系列的第三本。本书是国内第一本正式论述企业文化培训的专著,它从理论和实践各方面全方位对企业文化培训做了系统介绍,书中配合经盛咨询公司的许多案例,帮助读者理解和操作企业文化培训工作。

 

案例二十九:子产不毁乡校

春秋时期,郑国人喜欢聚集在乡间的学校里,七嘴八舌地议论国家主政的官员。大夫然明便对丞相子产说:“下道命令,不让他们聚集议论,以免是非,可不可以呢?”子产说道:“为什么要这样做?那些人早晚聚集在一起休息,谈笑,当然要议论我们把国家治理的好坏。他们肯定的,我就努力去做;他们讨厌的,我就马上改正;他们是我们的老师啊。为什么要打击他们呢?我只听说忠诚为善可以减少怨恨,没有听说以势作威就能防止怨恨。如果作威防怨而不能止住怨恨,就会像大河决口,我就无法救治了。所以,不如开个小决口,让人们的怨恨有发泄渠道,我就能从容地听从并改正了”。然明被子产的话折服了。弱小的郑国也在子产的开明治理下,出现了政通景明的气象。

核心知识点:

一、建立沟通渠道可以使企业文化在员工心目中潜移默化

企业文化必须靠物化才能生根。所谓物化,就是企业制造出优秀的产品,给客户提供优良的服务。企业文化作为意识形态,需要以物质作为支撑,反过来物质又推进意识形态的深化和升华。因此要塑造企业文化,不仅要从理念上形成认识与理解,更重要的是对于企业文化的传播与执行。没有文化的传播与执行,企业文化就如同一纸空文,虚而不实,从而步入形而上学的误区。

企业应力求通过搭建良好而畅通的沟通渠道,使企业文化的有效地进行传播,从而保证企业文化执行力的正确性、方向性、把握度,使企业文化尤如宗教信仰般潜移默化在员工心目中,成为企业员工的精神纲领指导员工的言行举止,以此体现企业的形象与风范。

 

 

资料参考:世界顶尖人物与人沟通的七大信念 

一个人生活的品质决定于他的沟通能力,沟通包括自我沟通以及与他人沟通。而世界顶尖人物在与人沟通时,一般都具有以下七大信念。
      信念一:人不是他的行为。行为是心境的反应,一个人的行为好不好,决定于行为当时的心态。因此, 顶尖沟通人物会把人与心情分开。
      信念二:每个人在每分每秒都在做他认为最好的选择;
      信念三:世界上没有不好的人,只有不好的心态;
      信念四:任何事情不管怎么看,都至少有两面;
      信念五:不管人们做什么事情,他们总是有道理的;
      信念六:倾听对方讲话的目的,而非争辩他们讲得是否正确;
      信念七:把所有的沟通分成两种,一是表达对你的爱、关怀及分享快乐,因此是善意的反应;二是他们需要帮助。

因此最重要的是倾听对方讲话的目的。

名人说解:

团队的成败取决于整体行动,因此即使你网罗了一大帮世界明星,如果各自为政,那么也终将失败。(效率与团队)

——巴比·鲁思

 

资料参考:美国与日本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差别


上一篇:大象也能跳舞:企业文化与员工培训   下一篇:从消费者心理角度研究跨行业品牌延伸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