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企业文化>文化名家>文章内容
月评“十佳”遍地红花
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08-03-24 (阅读次数:
   案例背景:
    1985年7月,随着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迅猛发展,旨在弘扬企业精神,推动企业文明、进步的月评“十佳”活动,在我们中国石油锦西炼油化工总厂的前身(锦西炼油厂)诞生了。这项活动在总厂党委的领导下,得到了全厂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大力支持,形成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迄今为止,月评“十佳”已走过了20年风雨路程,尽显石油儿女风韵,咏唱十里油城强音。20年来,我们坚持月评“十佳”的好传统、好作风始终没变,开展月评“十佳”的制度始终没变,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始终没变,坚持为企业三个文明建设服务的宗旨始终没变。
工作情景:
  20年弹指一挥,“十佳”一路风光。20年来,月评“十佳”紧密贴近企业实际、贴近生产生活、贴近职工群众,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很强的原则性、鲜明的时代性。  月评“十佳”顾名思义,就是每月评出十件好事,既可以是集体,也可以是个人。总厂有月评“十佳”评审委员会,下设工作办公室(宣传部)。每月之初,由工作办公室的领导与岗位负责同志从基层上报的推荐“十佳”材料中初选十几件,拿到评审会上参评。参评的集体或个人,经评委会主任、委员逐个审议通过认定后,确定十件好人好事为“十佳”,总厂为评上“十佳”的集体或个人拍照、录像、登报纸、上电视、适当奖励、广为宣传、家喻户晓。一人当选全家光荣、集体当选全厂轰动。经过20年的风风雨雨从未间断。整整20年过了,2400件佳人佳事,涵盖总厂、分公司的各个角落、凝聚了两万余名员工的心,真实记录了企业生存发展进步的历史与现实,不断续写企业走出困境、奋力开拓、除旧布新的和谐乐章。这是一本厚重的教科书,激励广大员以饱满的精神风貌和昂扬的斗志,爱国创业求实奉献,迎接美好的明天。
主要效果:
    一、月评“十佳”是弘扬企业精神的有效途径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民族之魂,一个企业不能没有精神支柱。翻开1985—1994年《十佳汇编》的每一篇,回首月评“十佳”20年的每一件,都浸透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的光辉。20年来,我们通过“十佳”评比而树立起的典型,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企业精神的具体化、形象化。“十佳”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生产),真实感人,可亲可学、可敬可爱。1986年初,我厂从日本进口的一台起重设备出现严重故障,无法继续使用,需更换部件。因设备保修期已过,经联系,日方答应卖给我厂一套部件。但时过一个多
月,仍音讯皆无。为了尽快排除故障,装运队助理工程师张绍忠同志奉命赴京,与日方代表进行交涉。当时,日方以保修期已过,操作状态不详为由,摆出强硬态度。张绍忠同志据理力争,指出此类故障已是第二次。日方对第一次故障已按规定解决,此次故障应视为复发,保修期不能算过期。经过艰苦的谈判,日方代表终于接受索赔,答应无偿提供部件。仅过7天,部件便运抵我厂。这是凝聚爱国、爱厂、爱岗敬业的企业精神的生动体现,被评为当月“十佳”和1986年度的最佳“十佳”当之无愧。发生在企业生产经营建设、  三个文明建设、厂区内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瞬间闪光之点,都清晰地记载下来,优中选优、由小见大、跃然纸上,“十佳”之花使企业精神与时俱进、光彩照人。
    二、月评“十佳”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
    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是企业生存发展活的灵魂。屡试不爽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之一——典型示范,是月评“十佳”的最多集体和个人。20年来,我们月评“十佳”坚持以党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典型、宣传典型、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激励鼓舞职工,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提升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印尼文莱北加里曼丹归国华侨钟汉彬,十七岁毅然离开父母,报效祖国。他毕业于厦门大学高分子化学专业,毕业后进厂当过生产工,后任总厂设计院(原设备研究所)技术组工程师。他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他多年潜心钻研粘接技术,达到较高水平,多次为生产排忧解难,赢得了“贴接专家”和省、市、厂优秀共产党员的
誉。1987年11月6日,热电分厂1号机总输出开关裂开,危胁着生产的正常进行,钟汉彬闻讯立即赶去粘接。由于气温低,粘接处固化受影响,他克服困难,想方设法,终于粘接成功,为厂节约资金8000元。11月7日,铂重整空分站膨胀机罐体开裂,加氢装置开车用氧受到危胁。钟汉彬同志取回罐体,配好粘合剂,以最快的速度将罐体粘好,保证了装置正常开车。这一事迹当选本年度最佳十佳。钟汉彬多次被评为“十佳”,他的先进事登载在《华声报》头版头条,并配发了评论,享誉海内外,我们在辽宁省十四个地级巡回演讲了他的感人事迹,企业内外广为传诵,至今仍催人泪下。
  三、月评“十佳”是密切企业党群和干群关系的纽带桥梁
    党群和干群关系体现队伍的凝聚力,特殊时刻特殊考验面前的党群和干群关系更是把企业生存发展的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掀开1991年“7·29”抗洪画卷,7月“十佳”清一色记录了“7·29”党群干群抗洪的真实生动、感人的场面。这场前所未有的特大洪水造成“龙头”装置为首的七套装置停产,危胁全厂停车,  直接经济损失4000余万元。总厂党委提出“抗洪保生产、不减志、不减产、不减收”。
    镜头之一:土木车间共产党员谭佩文听到总厂抗洪抢险紧急通知后,不顾小家被淹,带领三个儿子进厂抗洪抢险。镜头之二:生活公司经理郭金深夜11点趟着过膝洪水,带领十余名干部到公园“铧尖”险段组织排洪。镜头之三:南酮苯车间工人张国林携外单位工作的妻子一道进厂抗洪抢险。镜头之四:机关党委书记祖继章、组织部长曹云飞、企管处长赵永和、劳资处长温国信等组织400余名机关干部抢险救灾。镜头之五:石蜡车间班长王远斌家住铁北低洼母子间,下四点班首先叫醒邻居脱险,自家什么东西也没抢出来。镜头之六:总厂工会生产部长宋树林在与洪水搏斗20多个小时后仍参加走访慰问灾民。镜头之七:研究所团支部书记戴万志不顾自家受灾,将房东大娘背到安全地带。镜头之八:减粘裂化车间青年技术员傅文森和爱人张素平步行4个多小时30多公里进厂抗洪。镜头之九:附企公司工会干部何赞,不顾家中老母、妻儿和财产,把邻居一位瘫痪在床的老人背到安全地方。镜头之十:东油品车间人事员耿翠华因患心脏病在家休息,毅然让爱人搀扶着来到车间抗洪抢险。这十组壮美的“十佳”,还有许许多多……感动得当时的刘宝林厂长在庆功会上为广大职工深深鞠了一躬。年底,总厂实现了“三不减”,上级党组号召全行业学习“锦西抗洪精神”。这壮美的画卷也铺就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厚重底蕴。
    四、月评“十佳”是孕育企业文明新风的活水源头
    企业风气衡量着企业的文明程度,刻划着企业的生机与活力。月评“十佳”虽然不是“高、大、全”式的英雄,却“一石激起千层浪”,推动厂风和社会风气明显好转。随着“十佳”之花的竞相开放,“四有”文明职工越来越多,创建高标准文明工厂的自觉性越来越强。1989年11月,总公司组织34套同类装置安、稳、长满、优竞赛活动。催化一车间从抓劳动纪律和工艺纪律入手,促进了安全、稳定、长周期生产运行。截止到11月底,已累计开工459天,各项竞赛考核指标在同行业同类装置中均处于领先地位。到11月27日,他们提前34天完成全年生产任务。1990年3月份,北蒸馏装置由于改炼辽河油,需3台原油泵同时运行,造成了没有备用泵的局面,使安全生产失去了应有的保障。为了扭转这一局面,该车间有关技术人员提出将原有的两台原油泵的叶轮由B级切割为C级的方案,以降低泵的压头,达到增加处理量的目的。方案得到总厂有关领导和技术部门同意后,在维修车间的配合下迅速实施,并获得成功。原油处理量每天由4300吨提高到5200吨,每天还可节电6672千瓦时。2005年3月,总厂保卫处保安大队驻京中队,结束5年中油集团公司警卫任务,带着中油集团公司、集团公司办公厅、集团公司保卫处赠给的三面锦旗,载誉而归。5年间,他们共接待来京办事人员25万余人次,其中外宾2848人次,接警509次,出警1034次,协助有关部门送钱款3500余万元,为总部安全和维护稳定做出了贡献,为总厂争得了殊荣。
    五、月评“十佳”是弘扬先进,提高职工整体素质的和谐乐章
    月评“十佳”是选树先进的过程,是以人为本精神的体现,是企业发展进步的“加油站”。月评“十佳”推进了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活动空前高涨,人人争当先进、千帆竞争、万马奔腾的局面经久不衰。在国有企业参评的国、省、市三个文明先进各类称号中,总厂基本是榜上有名。在行业各项工作评比中也履获殊荣,诸如安全先进三连冠、基层建设百面红旗单位、职工体育运动优秀组织奖等均获表彰。月评“十佳”的先进个人中,有的成为海内外华侨学习的榜样,有的成为厂级以上单项标兵、劳动模范,有的成为青少年心目中的英雄,有的成为企业技术业务的尖兵和骨干……中国石油百面红旗单位之一的总厂—维修车间,在总厂月评“十佳”集体或个人评选中经常金榜题名、好戏连台。1988年2月22日下午4点,维修车间大修二班接受了抢修丙烷车间一台德制泵的紧急任务。班长邢国光带领李金成、马德玉、崔琦等同志立即赶赴现场。经检查发现这台泵泵体两端密封泄露,透平油流得满地都是。为了抢时间,他们克服困难,连续奋战9个小时到次日凌晨终于将机泵修复。直到开车正常,他们才带着满身油污和一脸倦意离开现场。热电厂动检车间钳工二班班长陈宇斌,多次准确判断事故隐患,避免重大事故发生。2000年9月15日,陈宇斌发现1号机电动油泵地基上有一块铸铁残缺,凭多年经验,他断定是该泵连轴器断裂残片。他立即向领导做了汇报。检修时,证明他的判断非常准确,而且裂痕已达180度,1/3部分脱落,螺栓已松散地挂在上面。若发现不及时,待机组高速运转时,定会造成机泵毁坏。陈宇斌同志肯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称道,被总厂评为劳动模范,最近又提拔为热电公司维修车间副主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十佳”的影响力、感召力必将与日俱增。深深植根于企业沃土之中的月评“十佳”,也深深地印在两万余名职工的心中,成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和谐乐章中的重音,必然推动企业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创造更加精彩、更加灿烂的辉煌。

上一篇:“勤”耕一片天——国泰集团国贸股份企业文化咨询案例   下一篇:哈佛商业评论本月案例:《自创品牌还是为人代工?》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