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企业文化>文化理论>文章内容
加强思政工作是企业发展的保障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6-04 (阅读次数:

随着新形势的进一步发展,企业职工的思想呈现出了很大变化,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与时俱进,在新形势下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这一优势,是企业走上健康发展之路的保障。
    一、抓好思想政治建设这根“生命线”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就是在职工与职工之间,职工与管理者之间搭建思想沟通的桥梁,为企业生产经营穿针引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精神动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又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塑造者和培育者。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到位,平台丰富,宣传教育形式多样,就能达到促进企业文化发展和核心价值观念形成的目的。
    二、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其前提是了解人,基础是尊重人,核心是关心人,途径是激励人,目的是凝聚人,因而应当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讲求春风化雨、耐心细致,切实了解职工的所思、所想、所需,掌握职工情绪,研究职工思想观念的变化,把做好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与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三、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工作应与企业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企业一方面应把生产质量管理标准与管理思想纳入企业范畴,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体系,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整体管理工作的同轨并行和有机结合,达到系统化、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四化”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应重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通过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各项具体工作的有效贯彻落实,在企业内部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良性互动。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创新
    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做到思想政治工作同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始终把握企业发展“形”和“神”,既研究职工教育、队伍建设、思想工作中的方法、途径等载体的“形态”,更要大力张扬、积极培养企业文化的精神、意识、理念等“神态”,充分认识企业文化聚积性特征。坚持长期系统教育与日常专题培训相结合;重点集中宣传与潜移默化影响相结合;影视、光盘的“有声有色”教育与企业业余文化生活“有形有影”宣传相结合,实现职工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共同心愿。
    五、构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加强企业管理,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企业行政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共同的任务。企业的管理人员既要做好生产经营中的各项管理工作,又要学会做好人的思想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互为补充,全面覆盖。努力克服党群干部怕“越位”而谨小慎微,迈不开步子的工作作风;克服行政干部怕“丢权”的不良心理;排除计较个人高低、得失、谁大谁小、谁重要的不良倾向。
    六、创新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不竭动力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做到与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在内容、形式、方法、机制等方面的改进和创新。市场经济的自主性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企业能否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取得先机,是对企业决策的考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能否适应竞争要求,由被动转为主动,为企业发展提供思想保障,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七、以感情为基础,提高职工对改革的承受力和适应力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企业模式在逐步发生根本性变革,职工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都发生着巨大变化。对此,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一要引导职工认清形势,认识改革的趋势,增强对改革的适应力和承受力;二要帮助职工了解政策,通过政策教育,使职工群众理解改革的目的、方法和要求;三要转变职工的思想观念,通过学习与领会上级精神,引导职工消除疑虑,从旧观念中解放出来;四要引导职工群众广泛开展学科学、学技术活动,使广大职工在竞争中提高自身素质。(ebs)
   


上一篇:中国式管理之文化批判   下一篇:科学制定劳动定额标准 完善工资分配机制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