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企业文化>文化理论>文章内容
企业需要什么制度
来源:网络 作者:经盛国际 发布时间:2008-03-05 (阅读次数:

企业需要什么制度

演讲人: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综合司司长范恒山 2002-12-05

再谈核心竞争力
  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的观点是:当一个企业在市场上碰到对手时,能够战胜对手,这就是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说,不仅能够战胜对手,还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是竞争力。因此企业的竞争力不是来自于一个方面,而是来自于制约企业发展的所有因素,是适应环境变化的,有机的、科学的组合。但是在企业竞争力各个要素之间,仍有基础和非基础之分,而对企业来讲,最基础的就是制度。如果制度不好,其他无从谈起,但是有了制度却并不等于有了竞争力。
  CEO不符合国情
  首先谈谈我们的企业是否需要CEO和独立董事。CEO在美国比较典型,美国公司的融资主要是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方式,因此美国公司的股权结构表现为两类:一类是分散的小股东,这些小股东不关心,也无法左右公司经营班子的工作;第二类就是所谓的机构投资者,像养老基金公司、生命投资公司、投资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等都是机构投资者,虽然他们占的投资额大多在50%以上,但是他们不是真正的所有者,他们只是代理人,他们只关心公司能付给他们多高的红利,因此他们只关心这个企业的业绩在市场上的表现。在这样的股权结构下,董事会多由外部人员和独立董事组成,CEO应运而生。但是由于CEO们的权力过大,所以常常发生经理人玩忽职守,以权谋私的现象,所以九十年代就发生了经营者的革命,许多公司纷纷撤销CEO,当时通用汽车、康柏电脑,都撤销了他们的CEO。
  后来董事长开始兼任CEO,但是这也存在问题,有些公司的董事长并不具备实际股东的背景,有些公司的董事长是由高层人士推荐,而且许多大企业CEO的收入60%来自于股票期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这个企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展起来,CEO们为了保证自己的收益,就会弄虚作假,因为只要市场上股票表现很好,CEO们把期权卖出去就能赚大钱,这就是目前CEO的弊病。
  鉴于这种情况,我建议中国的企业设不设CEO,应该视情况而定。国有企业设CEO目前不具备条件,因为目前的产权关系、治理结构都不具备相应的条件。但是如果有些企业为了增加发展空间,非设不可,那也一定要界定权利,并且把权利和责任相一致。
  独立董事要有激励机制
  我们再说独立董事。在美国,设立独立董事的公司已经达到62%。设立独立董事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保证企业决策科学化,二是充分反映所有股东的利益。独立董事的特点就在于:第一,独立董事要“独立”,不“独立”不能成为独立董事。第二,独立董事要“懂事”,不“懂事”也不能成为独立董事。我建议所有的企业都应该有独立董事。因为独立董事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企业决策的科学化,有利于企业决策的公正化。
  但是要使独立董事发挥作用,至少需要两个条件:第一要有合理的主权结构;第二要有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我觉得激励和约束机制尤为重要。要独立董事发挥作用,没有激励是不行的,要激励就要给钱。但是谁来支出这种开支,为了维护独立董事的公正性,这就存在一个方式问题。我认为,可以设立一个独立董事基金,由一个专门管理独立董事的机构持有这笔基金,根据企业的情况,根据独立董事在这个企业发挥的作用,决定是奖还是罚、奖多奖少等等,一年结算一次。这也有助于对企业制度的探索。
  战略研究最重要
  第三个问题,企业最重要的机构和部门是什么?我认为最重要的机构不是人事部、财务部,而是企业的战略研究部,或者可以叫信息部或者其它的名称。这是今后凝聚人才的依据,也是财富的来源。因为一个企业最大的失误就是决策失误,因此企业要实行可持续发展,最重要就是要进行战略研究。所以我建议企业如果有条件,应该尽可能地设立这样的部门。
  大家注意到,微软、IBM等许多跨国公司都有庞大的战略研究院,国外许多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它的研究机构首先进来了。研究什么?一研究世界经济走向,二研究中国经济的大势。在今天的环境中间,企业如果不了解国家经济走向,企业就赚不了钱。只有认真地研究国家经济走向,才能较好地理解政策,掌握信息,把握商机。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研究部门就可以继续研究,包括在这个环境中我们企业的产业定位、市场定位。因此,企业的人事部、财务部固然重要,但是这些部门可能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毕竟还是局部的;如果发生了战略失误,可以说企业就会满盘皆输。
  “一把手”该干什么
  最后一个问题,我们企业一把手最重要的责任是什么?我常常说中国人都忙,政府官员忙,企业家忙,大家都忙得一塌糊涂。这跟我们的管理水平有关系。我们相当一部分企业家忙,是因为自己的管理水平没有到位。我认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恰恰应该是不那么忙的管理者,如果一个人忙,而且忙得一塌糊涂,就像广告词上说的,“手机、BP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其原因只能是他管理不善。因为所有的事他都要操心,他能忙得过来吗?
  最优秀的管理者,恰恰应该是最潇洒的管理者。这样的管理者只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决定企业的核心发展战略。他决定这个企业该干什么,目前干
  什么,下一步要干什么,而不是具体怎么干。而且这个决定在很大程度上他还可以依靠他的智囊团;第二件事,他选择由哪几个骨干人才干大事,他只决定骨干,而不是小萝卜头。这样他完全有时间到外国,看人家怎么干,他可以留下很多的时间来学习。所以我觉得最忙碌的企业家,一定是效率不高的企业家,最忙碌的企业家,也是水平不高的企业家。
  (根据范恒山在第11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的演说,张春平整理)
中国经营报1481


上一篇: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   下一篇:企业文化的兴起和标志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