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新农村建设与乡土特色请留住田园风光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新农村建设与乡土特色请留住田园风光


责任编辑:康永兴  ︱ 来源:人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6-6-11
    小桥、流水、人家,展现出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魅力;炊烟袅袅,五谷飘香,人寿年丰,凸显出的是古朴、富庶、兴旺。 
    村庄的形成都有其自然、历史等渊源和经济、社会条件,千百年来形成的风格各异的村落民居,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民俗等人文信息,是一笔宝贵遗产。然而,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城市规划建设的方式被简单地套用到了乡村规划建设上来,风土人情味浓郁的乡村瞬时间变得“城不像城,村不像村”――新村整齐划一,然而,流淌了千年的小河被改了道,生长了几十年的大树被砍伐殆尽,古朴的青石小路改成宽阔的柏油大道,碧草如茵的绿地被浇上水泥、建成休闲广场,池塘、水渠、原始地貌……那些“抹不掉的记忆”都被抹掉了,一排排新建农民住宅小区让人看不到乡村气息……
    笔者认为,在加快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同时,能否保护好乡村特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杜绝“千村一面”的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衡量新农村建设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志。
    新农村建设要留住田园风光,科学规划是前提。要组织规划人员深入农村,实地考察农村自然环境、人口分布、民族风情、经济状况等情况,收集农民意见,对民居、农田、林园、水利、道路、供水、供电等重大事项要通盘考虑,保持乡村规划与田园风光的统一和谐,制定出当地农民满意、切实可行的乡村规划。不能为规划而规划,更不能全盘照抄照搬城市和发达地方的模式,搞一些华而不实甚至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破坏当地特色的害人规划。
    农民群众是村庄的主人,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广泛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切实搞好保持乡村田园风光的工作。没有规划不行,有了规划,执行不力或朝令夕改,规划形同虚设。对于按照程序审定后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一定要严格执行“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强化规划的实施与管理。对于因形势变化,确需调整的,也必须按规定程序严格报批,切不可“一朝天子一朝令”,动不动就推倒重来。

上一篇:“新旧并举”建设新农村   下一篇:新农村建设呼唤“农业保险”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