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农民权益保护:三农问题中一块滞后"短板"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农民权益保护:三农问题中一块滞后"短板"


责任编辑:张页维  ︱ 来源:西海农民报 ︱ 发布日期:2006-7-25
    中央近年来一系列政策措施给农民带来的实惠,相当部分被农资价格上涨以及各种收费、罚款、筹资抵消了;一些基层政府对农民权益保护不力,甚至成为侵害农民权益的“主角”。 
    由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组织的中国首次农民权益保护现状调查近日结束,这项历时一年,范围涉及华北、华中、华南6省24个乡的调查显示,中央近年来一系列政策措施给农民带来的实惠,相当部分被农资价格上涨以及各种收费、罚款、筹资抵消了;一些基层政府对农民权益保护不力,甚至成为侵害农民权益的“主角”。调查认为,中国农民权益保护状况虽然有较大改善,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令人忧心。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农村、农业“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无法绕过的一道门槛。中央决定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目的也是要通过加大对农村社会的投入与保障、对农业生产的扶持与推动以及对农民权益的维护,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其中,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成果,都需要相应地体现为农民生产生活状况的改善,体现为农民各种福利的增进和权益的落实到位。然而,由中国农业大学提供的这份调查报告,以及从其他渠道得来的相关信息,都表明在“三农”问题当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相比,农民权益的保护是比较滞后的一块“短板”,如何切实保护农民权益,特别是要帮助农民提高维权能力,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 
    有关专家指出,我国现行法律在保护农民权益方面有待完善,农民的政治权益、社会权益和农民工的各项权益还有很多没有体现。因此,应尽快制定《农民权益保护法》,把农民最需要保护的权益纳入法律保障体系,才能真正体现农民的意愿,保护农民的权益。这不失为一个建设性的思路,而在这类专项法律通过法定程序完成立法之前,农民可以借助现有的一些渠道,在提高维权水平,增强维权能力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近一两年来,随着大批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许多地方的工会组织将农民工权益保护列入工作范围,这些地方的农民工权益保护状况因而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这是一个富有启发性的转变。农民工在身份上还是农民,他们因为进入城镇务工而加入工会,提高了维权的组织化程度,那些继续留在农村务农的农民,他们有的在农闲时也从事一些非农劳动,有的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那么,这些地方的基层工会组织,也有必要借鉴帮助农民工维权的经验,把当地农民的权益保护也列入工作范围,帮助农民在工会组织中学习维权的技巧,提高组织化维权的水平。 
    我们期待着,在工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下,各地的农民权益保护工作能够取得积极的进展。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中的困惑及解决途径   下一篇:“第二代农民工”的市民化面临挑战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