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莫要“小脚穿大鞋”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莫要“小脚穿大鞋”


责任编辑:康永兴  ︱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6-6-30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但个别地方的新农村建设存在“小脚穿大鞋”,与当地经济发展极不相称的现象,各地应该予以规避。
  现象一:住房规划建设“一个样”。新农村建设变成了追求是规划、建筑风格的统一。一样的楼房,一样的玻璃。规划设计没有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居民的生活习惯,更没有尊重群众的审美观念,体现个性和特色,完全失去了农村的本色。
  现象二:对象不分穷富“一齐走”。个别地方为尽快达到所谓的新农村建设指标,既不分类指导,做好规划,也不正视农村的现状,更不尊重农民的个体差异,而是采取强制措施动用大量的民力财力,结果导致群众负担增加,甚至造成个别农户返贫。
  现象三:选择短期项目“一阵风”。选择新农村建设项目不结合当地实际状况,引进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项目,将已有传统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而是大搞短平快,选择一些看上去见效快,实际上没有生命力的项目。
  现象四:宣传组织发动“一头热”。新农村建设,不能单靠政府,关键要组织发动农民群众自己发展生产,发展经济。而少数地方干部官僚主义和本位主义思想严重,不充分利用村民自治这一平台,没有广泛应用先进性教育成果,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新农村建设,导致一些群众不但不思进取,反而因为上级给予了帮助、扶持,而产生坐享其成的依赖思想。
  现象五:进度评比检查“一刀切”。个别地方干部以为新农村建设可以一蹴而就,便以制定新农村建设进度时间表来推动新农村建设工作,检查考核方式就像教师给学生改试卷,必须按照标准答案答题,否则便视为不合格。
  这五种现象带来的结果,只能是脱离群众,党不满意,群众不高兴。实在是不可取!

上一篇:“农业学韩国”学什么?   下一篇:希望我们的路不同于韩国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