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上海基层干部提出:完善机制是建设新农村关键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上海基层干部提出:完善机制是建设新农村关键


责任编辑:张页维  ︱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6-6-22
    在上海市郊区农村,基层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很迫切。一些区(县)人大代表、村支部书记提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种机制是支持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首先是工作机制。建议进一步增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和工作机构统筹“反哺、支持”资源的能力,协调新郊区新农村建设。针对经济薄弱区(县)欠账包袱沉重、城乡差别较大的实际情况,结合财政承受能力,适当采取解决措施逐步推进。建议将国家东西部对口支援的结对机制导入到新郊区新农村建设,建立对口“反哺、支持”工作机制,明确“反哺、支持”的骨干主体,中心村的人口规模,配置标准,以及在各郊区(县)的布点等。推荐若干“产业介入、政府资助、各方支援、整村改造、农民得益”的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导向性模式。
    其次是支持机制。一是从规划、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加快郊区农村经济发展。把重大项目导入到经济薄弱的郊区(县)和远郊工业开发区,在经济上给予大力支持。稳定和完善“以工补农”专项资金政策,通过法定程序增收所有企业“以工补农”资金,为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财力支撑。二是增加种粮农户收入补贴。把现有补贴60-80元/亩,提高到300元/亩,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三是承接落实机制。建立与市级支持机制相配套的承接落实措施。各郊区(县)要根据各自的财力状况和区域特点,按照市各项“反哺、支持”政策,制定地区性的与市级机制相配套的、具有能动性的承接落实措施,使市级各项政策落实到每个基层、每个农户,最大限度地发挥市级支持机制的效能。
    四是长效机制。崇明县北双村支部书记施永贵坦陈,建设新农村要解决农民社会保障机制问题。政府要长期保障农民的医疗保障、养老金,让农民安心、放心。

上一篇:强化向心力是建设新农村的保障   下一篇:专家提出:在新农村建设中将人口计生网络优势发挥到极致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