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新农村建设不能缺“文化”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新农村建设不能缺“文化”


责任编辑:康永兴  ︱ 来源:《光明日报》 ︱ 发布日期:2006-8-15
    在福建省长泰县,当地的芗剧、布袋戏、大鼓吹等传统民间艺术深受农民朋友的喜爱。但这些“草根”艺术淡出文化管理部门视野已久,大多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艺术人才的培养更是青黄不接……近日,到该县挂职担任副县长的福建省政协委员、民进福建省委委员何强,在开展新农村建设调研时发现,当前的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不容乐观。他提出,无论从农村生产、农村管理还是从农民身心健康等方面,都需要文化的支撑。农民“盼文化”、“想文化”的心情十分迫切,各级政府有义务有责任帮助农村和农民解决文化生活问题。  
    刚刚从当地农村调研回来的何强认为:“新农村建设提出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这20个字的要求,一个都离不开文化作为基础和铺垫。反过来说,离开了文化,这些要求要真正实现是非常困难的。”  
    目前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缺乏,已成为制约农村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何强在调研中发现,由于经费紧张,许多乡村对旧有的祖祠庵庙进行利用,改造成为文化场所。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对文化设施的迫切需求,但也因管理指导不到位,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祖祠所陈列的内容过于陈旧,保留了许多封建迷信的成分;有的地方重修宗祠,其出发点首先是从宗族的角度考虑,甚至要求同姓的村民一定要出多少资金,以宗族的名义搞摊派,大大背离了先进文化建设的方向。  
    “新农村建设不能缺‘文化’。”如何把农村文化办到农民朋友的“心坎”上,何强认为,首先要结合本地的实际,制定县一级农村文化发展纲要,并向社会公布;还应在县委党校增设有关农村文化建设的课程,以帮助基层干部了解当地文化资源,增强对怎样建设新农村文化问题的思考研究;同时,要把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在各地都出台了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要求,惟独缺少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这种只重“外表”不重“内涵”的思路要不得;其次,要想方设法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特别是要挖掘和展现当地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使其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最后,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既要在财政预算中落实这一项投入,还要加强对农村文化人才的培养,不拘一格使用文化人才。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如何把握“政府干预度”   下一篇: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