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涉及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只有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支持,才能更快更好地推进这一宏伟事业的发展。而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也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首先,企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之一。一方面,企业既能和农户一样从事规模化种养业,还可通过加工、营销方式把保鲜品、加工品提供给消费者,另一方面,企业又能把各种生活消费品、生产资料从城市源源不断地运销到农村,以满足农户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产不断发展的需求。同时,各种类型的企业发展所形成的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还能够大大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为农村民主管理带来活力,并且在新村建设中企业还能够起到区域产业积聚、生产力整体提升的作用。 其次,新农村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从经济学视野分析,新农村建设必然涉及到投入,涉及到各类企业的直接参与及其相关产品、服务的提供。自然村落的适度整治、新村建设中,其总投入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农村居户家园建设,属农民直接投入;一是新村的公共设施建设及社会事业的发展,属居户的间接投入。按目前价格测算,一个百户农村建设的间接投入部分约为101.5万元,市场潜力巨大。据不完全测算,全国新农村建设每年总投入都将在万亿元以上,并且新村建设的直接投资所引发的乘数效应,将带动家电、建材、环保等相关行业投资的增长,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的就业机会,使新农村建设形成投资增长、收入增加、消费升级的良性循环。 第三,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主体行为作用多样。从企业经营性质上划分,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营利为目的市场化行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直接参与现代农业产业的建设、参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参与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或者是向新农村建设提供种类繁多的中间投入品和相关服务。例如,在日本的农业农村整备事业中,据统计,政府在其主导建设的农村公共设施投资中,农林水产方面资本金不到1亿日元的中小企业发注率(即定单率)为77%,治山治水方面为67%,道路方面为47%。同时,公共投资还诱发农村居民的大量就业和新村区域整治后工商企业的引入、集聚。企业的另一类经营行为,则是以非营利为目的的公益行动,即企业通过捐资援建学校、开展扶贫培训等方式,来回报社会。如美国嘉吉公司在中国不仅投资农业,还在吉林、河北、山东等地开展农民培训、捐资修建农村小学、资助贫困和残疾儿童上学等。企业的非营利性公益事业,可以塑造最佳的企业形象,来拓展发展空间,以持续获取未来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