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消除城乡之间在信息资源占有和利用上的差别,缩小“数字鸿沟”,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海南省的农业和农村信息化虽有一定基础,但总体上看,海南省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水平较低,“十一五”时期仍需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海南省农业和农村信息化进程。 首先,要做到四个“加快”。一是加快建设农村信息基础设施;二是加快整合开发涉农信息资源;三是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四是加快培养组建农村信息化人才队伍。 其次,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和要求,组织实施“农村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工程”,积极开发和应用适用于“三农”的各类信息技术、产品和系统,努力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平台,做好农民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为农民和企业提供产供销市场信息的发布、查询、磋商和交易及农业科技服务。注重用信息化改进政府对“三农”的服务和管理,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提升农民素质。 第三,要切实保障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顺利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将有效带动海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尽早把这项工作列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切实的保障措施,顺利推进海南省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要建立政府主导的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组织领导机制,各参与部门和企业要分清职责,明确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抓好农业和农村的信息化工作。在实施规划、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过程中,要选择基础条件适宜的地区先行试点,及时总结经验,树立典型,示范带动其他地区加快发展农业和农村信息化。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宣传信息产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展示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助农惠农的新成果,推广各地的成功经验,形成有利于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社会环境。同时,政府及其各部门要及时解决农业和农村信息化过程中的实际困难,简化审批手续,减免有关费用,切实减轻他们的基础设施维护成本。同时,要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偷盗电缆等违法行为,确保通信设施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