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我国农业和农村的长远发展,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必须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夯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规范行政行为,夯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基础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障,必须努力实现管理民主的政治目标。 其一,加强乡镇办事处党委建设,不断提高乡镇办事处党委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实施乡镇办事处党委规范化建设,规范镇乡办事处党委的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议事决策、重大事项管理、领导干部工作作风,镇乡办事处党委要严格遵循决策程序,防止决策中的不民主行为,坚决转变机关作风和领导作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其二,规范村级党员干部管理,提高村级党员干部的素质。对村级党员干部的培养选拔、考核监督、报酬待遇、教育培训以及后备和离任干部的管理,要制度化、规范化,切实保证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勤政、廉洁、高效。其三,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提高民主管理的水平。实施村级民主政治建设,规范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从深化村务民主决策机制入手,以规范村民代表会议为重点,建立和完善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 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开辟农民增收途径,夯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基础 第一,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通过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扶持壮大农村特色规模产业,让农民奔小康。第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转变职能。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从行政命令为主的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财政、信贷等手段和分配机制来调节。第三,面向农村百姓,强化服务工作。基层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发挥作用,重要的是切实做好为民服务工作。 整治村容村貌,树立文明新风,夯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基础 首先,合理规划村镇布局,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创造整洁、舒适、文明的生活环境,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应当坚持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全面规划,正确引导,依靠群众,自立更生,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其次,创建生态文明村镇,培育农村文明新风。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基层党组织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