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问题令人苦恼农民积极性是重点难点 新农村建设“钱从哪里来”,是最受代表们关注的问题。台盟吉林省委副主委张永钧代表带了一份详细的调研资料来参加培训,其中谈到,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问题,是许多基层干部很苦恼的一件事。对此,许多代表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广西凌云县委书记韦瑞灵代表身在贫困县,近年来县里一直着力利用地方山地资源发展养殖业。韦代表对资金问题感触颇深:“我们县首先要解决的,还是农民增收的问题。有了人民币,才好说建设新农村。而要赚钱,就必须有好的产业。”辽宁凤城市大梨树村党委书记毛丰美代表则认为,当务之急是解决农村贷款难:“今年代表大会上,我就说过这个问题。很多村子,本身没钱,要发展就需要贷款。可是没有担保,它们又贷不到款。这似乎形成了一个死结。” 如何调动农民积极性、提高农民素质,是很多代表谈到的重点和难点。四川南充市家科花生研究室主任崔富华代表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我跟一位县委书记去一个山村的村民家里,很穷,快过年了,农民还穿着破烂的胶鞋。书记就给他买了些米面,并和村主任一起送了他一头小猪让他饲养。结果年还没过完,小猪又被他吃到肚子里去了。所以我说,扶贫必须先扶志。”江西省南城县五帝村党支部书记吴木根代表说:“新农村建设要尊重农民意愿没错,可现在有些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完全依赖政府,自己站在一边当‘裁判员’,只盯着自己的利益,这种情况必须改变。我认为新农村建设需要很多高素质的人参与进来,要一些大中专生、大学生充实到农村,把新的理念带给农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山西大同县副县长王雪萍代表说:“经常搞农村工作的人可能都知道,一些地方的农民很难召集起来。我们需要考虑,怎么让农民的热情转移到新农村建设上来。” 除此以外,代表们的感受和想法还有很多。比如河南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贾保顺代表认为,新农村建设,先要抓基层政权建设,因为无论政策还是资金,说到底都需要基层工作人员去落实;江苏省北京三安生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鞠章网代表则通过自己的研究,提出用生物技术处理农村垃圾、污水,发展农村种养业,争取让农民通过农业增收。 感言 新农村建设涉及到“三农”的方方面面,可谓千头万绪。很多代表都在思考:新农村建设究竟应该从什么地方抓起,怎么去抓?这需要各地逐步探索,将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落实为可操作的具体办法。江南大学副校长王武代表提出的建议颇有新意:“对新农村建设的调研,除了去一些富村好村,是不是也可以去一些穷村?比如抓100个个性贫困村,研究这些村子为什么穷,为什么发展不起来,然后去寻找解决相应问题的具体办法。” 财政支农资金要直接到位贫困地区最需政府支持 财政支农的钱,怎么给农民,给没给到位,是代表们议论的焦点之一。湖南老爹农业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儒斌代表说:“近年来,农民分享到了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去年我去好几个省调研,农民都讲,中央的农村政策是千百年来最好的政策。但同时我们也发现财政支农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中央财政支农的投资有相当一部分投向了重大水利工程和生态建设等全社会普遍受益的行业,而并非是直接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地方财政支农由于缺乏约束性机制,因而经常波动,特别是一旦出现预算超支,往往很难增加农业支出。因此,建议在安排财政支农方案时,多增加一些便于操作和易于监督的指标。” 在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方面,应该多些“雪中送炭”,少些“锦上添花”,这早已是一个共识;但据很多代表反映,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依然热衷于打造精品工程,把大量的资金投给发达的农村,最需要支持的贫困地区反而得不到支持。同时,许多贫困地区尤其是山区农村的代表都指出,财政的分配应该考虑各地具体情况的差异。湖北省保康县尧治河村党委书记孙开林代表说:“就拿基础设施建设来说,我们那里的路全都是十几度的坡,用炸药炸出来的。平原花一块钱,山区可能就要花十几块钱。建设新农村的难度显然不同,投入也不能一概而论。”黑龙江省哈尔滨呼兰双来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光代表说:“很多贫困地区,由于缺乏地方匹配资金,很难申请到中央的新农村建设资金。或者是申请到了,由于没有匹配资金,就偷工减料,这样建设的基础设施,也很快就破坏了,造成浪费。” 感言 新农村建设中,中央、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和资金或许还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毕竟是重要的力量。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投入都能立竿见影产生成效,但也需要注意使这些投入得到最好的利用。从代表们的反映来看,他们主要关心两个方面,一是财政支农的资金是否实实在在地用于了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方面,有没有截留或挪作他用;二是投入的分配是否合理,最需要资金和政策的地区是否得到了相应的支持。目前来看,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除了人大代表的监督之外,还需要更健全的投放、监督机制。 新农村建设感动方方面面人大代表明年依然“有话要说” 本次参加新农村建设培训班的人大代表,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基层,长期以来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农村建设做了很多工作。辽宁凤城市大梨树村党委书记毛丰美代表多年以来,带领村民把村里的荒山全部开发,发展规模化经营,目前村人均收入达9000元;村里还先后投资6000万元,用于村里基础设施建设等。 同时,很多不在“三农”领域工作的代表,同样对“三农”问题、对新农村建设十分关心。新民晚报的李葵南代表并不从事“三农”报道,但在培训过程中,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陈先岩代表是江苏一个派出所的一名民警,但对农村的感情却十分深厚,农民工的生活条件、农民工子女的入学,一直是他关心的问题;江南大学副校长王武代表离开农村多年了,却总还想为农村做点什么,并说:“下次我们培训,也应该到一些穷村去,那样我们在学习之余,也能够争取帮帮它们。” 当然,人大代表最主要的职责还是在于监督和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何晔晖介绍,这次举办全国人大代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专题学习研讨班,目的就是通过学习研讨,让代表们全面了解新农村建设的情况,以充分发挥听取民声、表达民愿作用,履行一个人大代表的职责。 感言 可以说,“三农”问题,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很多人感情上难以割舍的;因此,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会有如此热烈的讨论,甚至有一些代表,对农村的某些问题十分焦急,已经迫不及待地准备提交自己的建议和议案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连宁希望,新农村建设中,人大代表除了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多做贡献,还能深入调研,争取在下次代表大会上或今后什么时间里,提出好的建议、议案。而且,据全国人大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培训班结束时,已经形成了若干成熟的、有针对性的议案,如鞠章网代表关于利用生物技术发展农业的议案、田儒斌代表关于尽快建立合理的农业农村资金投入机制的议案等。这些议案对于新农村建设,可能会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