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做到“三个立足”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做到“三个立足”


责任编辑:张页维  ︱ 来源:濮阳日报 ︱ 发布日期:2006-9-4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方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作为基层党委、政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到“三个立足”,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立足农民增收,建设富裕新农村 
    当前,“三农”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落后,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基层党委、政府要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推行“一村一品”、“一地一业”战略,加快形成优势产业带和优势农产品基地。要不断提高对科技的投入比重,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要采取“扶优、扶强、扶大”的政策,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实力雄厚、辐射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要把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作为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增加农民收入。要注重扶持劳务输出,取消农村劳动力进城和跨地区就业的限制,出台政策措施保障他们就业合法权益。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建设,健全农村劳动信息网络,组织农村劳务输出,解决“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矛盾。 
    二、立足统筹协调,建设和谐新农村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根本出路。 
    首先要下大力气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加快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其次要下大力气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实施“五通”、“五改”工程,实现“五有”,即通路、通电、通邮、通电话、通有线电视,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房,实现村有文化活动室、有医疗卫生站、有生活小市场、有垃圾清埋场,给农民一个生活方便、环境整洁的居住环境。 
    要着力解决农村困难群体生存问题。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由农民个人、村集体和政府三个层面筹资,逐步建立起低收入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农民工养老保障、农村合作医疗和孤寡老人集中供养的“新五保”制度,建立起以社会互助为辅助、临时救济为补充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社会救助体系,努力为困难群体编织一个可靠的生存安全网。 
    要着力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杜绝学校乱收费现象,实现农村孩童真正免费上学。加大农村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切实解决农村教育经费短缺、教师工资长期拖欠、教育资源流失、教育设施严重滞后等问题。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努力提升农民技术素质和就业能力。 
    三、立足综合治理,建设平安新农村 
    基层党委、政府必须坚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要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武装广大农民头脑,广泛开展以“先进文化、党的政策、文明习惯、致富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文明进农家”活动,引导农民自觉告别陋习,规范行为,积极创建平安和谐农村。要在农村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道德教育,发挥特殊群体的积极作用,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流动。要把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认真研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上一篇:为什么要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下一篇:新农村需要“新能人”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