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新农村建设可借鉴社区发展模式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新农村建设可借鉴社区发展模式


责任编辑:张页维  ︱ 来源:大众日报 ︱ 发布日期:2006-9-4
    社区发展模式也称地区发展模式,是一种以社区为工作场景的专业工作方法。二战后大量原殖民地国家纷纷走上独立自主之路,这些国家大都面临经济、社会、文化等全面落后的状况。以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为首的一些国际组织,在对这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援助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了由社区发展来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些经验,主要包括依靠当地居民的参与,配合政府,利用和挖掘本身的资源,结合外部援助,发挥独创性和本土性的特长,来解决本地问题,促进本地发展。这些成功的经验是对初期的单纯依靠外部援助的发展方式的反思,被称作社区发展模式。 
    社区发展模式将面临的社区问题分作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层面属于比较具体的社区问题,称作任务目标,包括社区中的经济发展问题(如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社会发展问题(如社区中医疗、教育、福利等设施的兴办与改善)等。另一层面则是长期性的问题,称作过程目标,如居民参与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居民之间的互动交往活动的增加、居民对本社区的认同及责任感等。从这两个层面的内容可以看出,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与地区发展模式有相似的背景与目标:都是面临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要解决的都是发展问题;发展的内容都是涵盖从物质到精神和文化的多层面的目标等,所以,参照地区发展模式,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可以有多方面的借鉴:
    一、运作方法方面:地区发展模式是经过提炼的专业化工作方法,所以有一整套相对完善的操作要求。它包括以下步骤:社区行动调查、社区工作设计、社区协调会议、社区基金募集、社区服务工作、社区方案的评估。我国农村建设中问题纷繁复杂,但工作方法方面的欠缺应该是造成各种问题的一个直接原因。传统的经验性的、低效率的农村工作方法难以应对社会转型期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并且科学的工作方法也是现代社会运行过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发展目标方面:社区发展模式有近期和远期的工作目标,称作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任务目标更加具体,操作性更强,目的是为保证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具体工作步骤的展开;过程目标相对抽象但必不可少,目的是为保证社区的长远发展。如果仅有任务目标而没有居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社区氛围的养成,那以后还会出现层出不穷、解决不了的社区问题;如果仅有过程目标而缺乏任务目标的支撑,那社区工作就会沦为形式主义,难以吸引居民参与。所以这两层目标不可分割。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也是如此。如果仅仅是帮着农民修路架桥、设厂办院,而忽视现代社会背景下农民身心素质的建设,那这种依靠外力的发展终究走不长远;如果只是空洞的教条的宣传,农民的参与就会大打折扣,最终只是表面文章。所以,新农村建设中的工作目标一定要有具体的、针对性强的近期目标与长期的、可持续的远期目标。
    三、参与式的发展思路:社区发展模式归根结底是一种参与式发展思路,它最大的优势就是动员每个社区居民的力量,充分体现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我国的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所以农民的参与应是它的基本特征。这种作为主体的参与体现在: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自愿参与;对具体建设内容的决策、实施、利益分享等环节的介入;对新农村建设内容的修订及对实施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工作人员的监督等。(李晓华) 

上一篇:积极探索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为什么要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