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各种价值观的影响下,传统道德赖以生存的经济条件发生变化,各种新的思想和价值观大量涌入,传统道德中腐朽落后的部分也沉渣泛起,一时间鱼龙混杂,让原本文化素质不高的农民处于无从选择的境地。而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村道德建设和经济发展相脱节。 我们长期以来片面强调以经济快速发展推动工业化,在强调经济建设和道德建设同等重要的同时,实际上忽视了道德建设。很难想象,当农民砍伐林木能获得经济利益时,那些让他们保护林木资源的空洞的道德说教能有约束力。先进的道德与落后的道德本来就处于此消彼长的斗争之中,先进道德薄弱的地方就会被落后道德所占据。这就不难理解,在某些经济发达、业余文化生活贫乏单调的农村地区,会出现令人担忧的赌博盛行的状况。一方面传统道德的影响力渐弱,甚至被边缘化的趋向,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下新道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并确定其影响力,这中间本身就有一个衔接问题。 笔者认为,我们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时,要尽可能吸收传统道德中优秀的部分,并在实践中予以发展。 另外,我们要切实了解和真正重视农民的利益和需要。我国是农业国,农民占我国人口的多数,他们的道德建设问题,关系到我国道德建设的成败。农村的道德建设显然不能靠单纯地道德说教,而要注意农村经济较落后,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等具体情况。同时,也要配合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进行,引入诚信等新道德观念,用先进的道德观念去影响和引导农民的道德信仰。(李昕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