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现代农业建设需加大支持力度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现代农业建设需加大支持力度


责任编辑:康永兴  ︱ 来源:黑龙江日报 ︱ 发布日期:2007-3-7
    农业稳,则天下稳;粮食丰,则天下安。发展现代农业,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内容。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吕维峰代表认为,当前,建设现代农业的总体部署、政策安排、投入方向都已经明确,最重要的是加大支持力度,尽快推进农业大省现代农业建设。 
    出路在于机械化 
    吕维峰代表说,建设现代农业是当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任务。建设现代农业,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和提升的过程。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发展现代农业,更要依靠机械化。国家出台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这是历史性进步,但是与建立现代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相比,投资力度明显不够。今年,国家准备安排12亿元用于农机补贴,平均到全国18.7亿亩耕地上,每亩不足1元钱;今年安排给黑龙江省地方农村6100万元,按全省1.35亿亩耕地计算,每亩还不足5角钱。这种投入水平,很难建成现代化。按实际情况,在黑龙江建设现代农业,农业机械投入每亩需要200元。为此,国家应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制定补贴规划,提高补贴标准,集中投入使用,分步推进实施,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水利建设是重点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吕维峰代表说,目前,从农业生产的现实性和可能性看,黑龙江省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都比较丰富,最有条件推进农业水利化。按照水利部批复的“两江一湖”大型灌区建设规划,项目全部工程建成后,三江平原的水田面积将达4000万亩,水稻总产将达到200多亿公斤,可建成我国水田规模最大、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大型优质商品粮基地。建议尽快实施“两江一湖”大型灌区建设,尽早发挥工程效益,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保险要健全 
    吕维峰代表说,农业保险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发达国家几乎都有健全的农业保险体系。黑龙江省年产粮食378亿公斤,提供商品粮250亿公斤,全国居于首位。没有农业保险支持,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因而,黑龙江省无论是粮食总产、粮食商品量、对国家的贡献、农业保险的基础,还是遭受农业自然灾害的程度,都需要列入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方面予以资金支持。 
    化解债务减包袱 
    吕维峰代表说,据农业部1999年调查统计,全国乡村两级债务约为3600亿元,黑龙江省的村级债务即达140亿元。背负这么多债务,农业发展步伐艰难而沉重,影响现代农村建设。建议把乡村债务作为农村不良债务,像处理金融企业不良资产那样,加大清理和化解力度,并对粮食主产区特别是粮食生产大县(场)予以优先化解,使广大农村农民和农场职工能够轻装上阵,实现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吕维峰代表说,建设现代农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资借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建立的经济特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都达到了促进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经济的目的,但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还没有类似的体制或形式。当前,在国家要求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形势下,建立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建议国家在黑龙江省垦区建立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探索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路子。

上一篇:徐冠巨委员:建立创新型农业科技产业集群   下一篇:让“傻瓜农技”走俏乡村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