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培育现代农业的微观基础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培育现代农业的微观基础


责任编辑:康永兴  ︱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7-2-7
    我国农业人口比重很大,农业经营规模超小型,在这一条件下建设现代农业是一个很重要也很艰难的问题,现在来看,时间很紧迫,因为我国农业劳动力存在老龄化、副业化的趋势。我国内陆既不能像日本一样以高额补贴来维持老人农业,也不能像台湾地区一样只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产品,还必须大力发展经济效益不高的粮食生产,以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推进农业现代化,怎么克服农业老龄化、附属化,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好好研究。
    从现在的实践来看,这个问题的核心是要有合理规模的农场主,这才是现代农业的基础,其他工作都是围绕它来做的。一些先进村路子是大力发展工业,把大量劳动力转移到工业上,剩下少数人种地,要么成立农业公司,要么承包给几个农业大户,集体出资购买设备,搞好农田基本建设,给农业大户补贴。但是村集体有能力做这种事情的不多,主要还是要靠国家有意识的政策引导来培养合理规模的农场主。
    第一是要把现在已经转移出来的农民,变成真正的市民,这是发展现代农业最基本的前提。现在我们已经有两亿多农民转移出来,但还有很多人没有真正变成市民,农民不能真正在城市扎根,就不能放弃农村那块土地,这样土地也就难以流转出去。所以还要继续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使进城农民能够有房可住,能够实现稳定就业,从而使农村的土地流转起来。
    第二是建立土地流转机制,也就是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我们不搞土地的私有化,搞土地使用权的长期化。我们应该意识到,所谓“三十年不变”并不是说到了那时就要变,本意就是长期化,就是土地使用权长期或者永久给农民。在这个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使用的原则,农民自己愿意怎么流转就怎么流转,政府有意识地引导土地向种田大户转移,使农民成为具有规模的农场主。
    第三是培养农场主。农场主必须是一个经营者,绝不能只会种地,他要会经营,懂技术,善管理,什么都干,需要受到良好教育的大学生才能担任。我们的大学可以培养农场主,在年龄上可以放宽,20几岁30几岁的人都可以学,毕业了就可以给他发证书,让他当农场主。
    第四是要建立综合服务平台,最好以县级为单位。现在我们虽然有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购销服务、金融服务等等,但都是互不相干的条条,个人去找这种服务还很难,我主张以政府财政出资为依托,组建为农场主提供各种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包括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等,农场主有困难时都可以很方便及时地获得帮助。
    最后一件事就是要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农场设施配套建设,这件事要由政府做。不能再依靠农民出义务工来兴修水利,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公社时期农民只能在家种地,修水利还可以挣工分,但现在农民有教育子女和抚养老人的压力,不能怪农民不出义务工。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是政府的责任,与城市居民关系其实最大,农民可以自给自足,并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要站在农民的立场上想问题。
    推进农民现代化,做好以上工作,培养一批合理规模的农场主,建起为他们提供综合服务的平台,搞好农村基础设施,才是硬功夫,才是落脚点,不能只喊口号。国家有必要选择一些不同类型的县进行试点。

上一篇: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   下一篇:科技入户: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三维动力”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