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低保应尽快实现城乡一体化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低保应尽快实现城乡一体化


责任编辑:康永兴  ︱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7-3-26
    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加强‘三农’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又一重大举措。各地要根据实际,合理确定低保对象范围和标准,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这一重大举措,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但从长远来看,最低生活保障作为一种基本社会福利制度,应该考虑将农村低保制度与城镇低保制度相互衔接,让农村群众和城镇居民享受一样的福利待遇。
    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能直接、及时地解决贫困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障程度远低于城市居民。因此,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最终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农民国民待遇的必要举措。
    我国在10年前就实行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据统计,2006年末中国城市低保对象达到2233万人,月低保标准为人均169元。中央财政为此投入城市低保补助资金136亿元,地方各级政府也相应加大了投入,共同保障了城市低保制度较好的实现。自1997年开始,我国部分有条件的省市也开始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全国已经有24个省市的2000多个县级行政机构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地已经积累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实际经验。但目前的农村低保,与城市低保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比如江苏省,享受低保的对象在城市有41.8万人,农村有约110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但其城市低保平均月保障标准为213元,农村低保平均月保障标准为105元。
    据专家测算,全国农村符合目前低保标准的人数在2800万左右,如果加上五保户等大约3000多万人。在一些已经建立农村低保的省份,采取的方式是给低保对象每天1元,每个月30元。全国建立农村低保,每年需要100亿元左右。而在过去10年中,城市低保人群一直稳定在2200万人左右,各地城市低保的标准不断提高,每年的资金投入一直保持在200亿元以上。两相比较,农村与城市低保对象的人均投入之比大约为1∶2.9,差距不能说不大。如果依此差距来保障城乡的最低生活水平,恐怕只是有利于维持目前城乡差距的存在,而非消除差距。我们应当承认,实际上的农村与城市基本生活保障所需的资金确实有差距。把农村低保对象的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提高到与城市贫民同等水平,对贫困农民的生活改善程度要大一些。但在中央财政收入不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国家拿出稍多一点的投入,从对城乡低收入人群的生活保障上开始消弭城乡差距,其政策导向和社会影响却要远比贫困农民生活水平多提高的内容的分量更重一些。
    当然,要真正做到低保的城乡一体化,除了投入还有许多其他内容的事情需要做好。比如,农村低保资格的确定与城市不同。由于农村居民的收入难以准确核算,现有的农村低保试点地区一般采用由村民委员会评议,倒排出全村最困难的人名单,然后上榜集体评价的做法确定低保名单,再上报乡镇政府批准。若能在具体计算上采取宜粗不宜细原则,则有助于使更多的困难农户受益,更好地体现“应保尽保”。同时,建立、规范农村低保对象准入和退出机制,可确保这项工作持续、正常、高效地运行。

上一篇:河北省农民贷款亟待破解“卡脖旱”   下一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益探索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