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笔者回安徽老家农村走亲访友,与农民闲聊时发现,农民对现行惠农政策赞不绝口,拍手称快。然而,在欣喜之余,对新的一年有着企盼:一盼送信息。一年之计在于春,新的一年农业生产又是一个周期,广大农民信息的需求十分强烈,摆在农民面前的问题,是他们获得信息的方式和手段还比较传统,除了口头传播,主要是电视、广播等,虽然信息可以通过农技人员和亲朋好友等进行传播,可是并没有得到权威信息的渠道,农民对信息的真实性表示怀疑。正是因为这种情况,农民往往不知道市场在哪里,农业生产有所盲目。对劳务市场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农业政策信息、职业技术培训信息、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气象和灾害预报信息等表现出较高的欲望。所以,要组织科技下乡,开展科技培训,要充分利用多途径提供准确有价值信息,让农民多掌握科技知识和市场预测信息,为今年丰收打基础。 二盼送门路。在农村,不仅有常年剩余劳动力,而且有季节性劳动力剩余。就安徽省庐江县而言,常规的农业生产中,繁忙的季节有春耕、夏收、“双抢”和“三秋”等,这种农业生产的特殊性,造成了农村季节性劳动力剩余。面对消闲,有些农民竟有些不知所措,农民想致富却没有门路,有的想学点什么却又不知如何学。因此,农闲时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不仅要组织常年劳务输出,而且要多联系一些短期性工作,让农民朋友闲时打工,忙时务农,走增收致富路。 三盼送订单。农民在安排种植时往往跟在市场后面转,看到今年种什么赚钱,明年便纷纷跟着扩大种植面积,了解市场行情差,结果一年忙到头,汗没少出,钱没少花,收入却不多。因此,希望广大农村干部提高政策水平、业务素质和致富能力,根据当地实际和市场需求,深入市场调查研究,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指导农民科学安排种植;多组织头脑灵活,有经营意识的人,外出跑业务,多为农民跑一些种植“订单”,实现农产品以销定产,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真正把农民引入市场经济,帮助农民提高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四盼送服务。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迫切要求基层组织和广大干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把重点转到落实政策、发展经济、维护稳定、公共服务上来,工作由直接干预生产、催种催收向为农民和农村提供市场信息、生产技术、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全程服务转变,由“我说你听,我催你干”转变为“我做你看,你跟我干”的服务示范引导,用真诚周到的服务扶持,用典型示范作用带动的工作方式,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与大市场联结起来,从而有效解决农民想干不敢干、想干不会干、想干不能干的问题。通过组建协会、中介组织、充当经纪人等形式,带动农民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