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人大代表:关键是改变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人大代表:关键是改变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


责任编辑:康永兴  ︱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7-3-15
   “在着手解决‘教育公平’这一问题前,有必要搞清楚‘教育公平’的内涵,需要强化一些认识,也要厘清一些误区。”针对“教育公平”这一话题,长期从事教育行政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王斌泰如是说。
    和谐社会离不开教育公平
   “教育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部分。建设和谐社会,不能离开公平的教育。”洪可柱代表说,“在我国,很多人的命运,就靠读书来改变。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教育还存在许多不公平,剥夺了很多人的机会。国家应该让公平教育惠及更多的农村百姓。”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健也认为:“教育公平是最重要的社会公平,致力于教育公平的努力,它的巨大效果会在若干年后显现。”
   “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周济也做了这样的表示,教育公平是最重要的社会公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做到每个人的起点公平,所以教育公平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也必须看到我们国家农村的教育和城市的教育,西部的教育和东部的教育,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这不符合教育公平的原则。
    教育公平的关键在城乡均衡
   “当前社会反映强烈的教育不公,主要在农村教育,主要是城乡基础教育发展失衡,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实验中学校长龚玲认为。
    据了解,目前义务教育在投入上存在巨大的城乡差距。以2001年的数据为例,小学学生人均教育经费城市为1484元、农村为798元,初中学生人均教育经费城市为1955元、农村为1014元。这种差异,造成农村学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办学条件以及教学质量等方面都比城市学校差很多。
    龚玲认为,中国教育制度的最大缺陷在于它的二元分割性,形成了“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巨大差别。“当前城乡基础教育的不均衡发展,除了教育投入不均衡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城市基础教育教师超编与农村部分地区师资紧缺并存。此外,还有学科分布不均等问题,农村中小学外语、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教师普遍短缺,仍有大量代课人员。”
    胡平平代表认为,政府可以采取措施使城乡学生受教育条件相对公平,但这种相对公平不能“削峰填谷”,只有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投入,用新的投入去“填谷”,这也是为什么国家要建立统一办学标准的原因。
    教育公平是机会、制度、环境的公平
    王斌泰代表认为,要从3个方面来理解“教育公平”的核心内涵。他说,首先是机会的公平,要提供一个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学的机会,比如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就解决了“机会公平”的问题;其次是制度公平,我们所制定的政策制度要能使所有孩子都接受义务教育,如果因为父母或家庭背景的原因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对孩子来说就是不公平的,也是制度上的不完善,比如农民工子女教育等问题;第三是环境公平,就是上学环境、师资、硬件设施等,这也是最容易看得见、摸得着,最容易加以比较的。
   “教育公平不是所有的学校都一样,因为这是不可能的,它必须限定在一个区域内,比如在一个区县内实现城乡的均衡。东中西部不可能都一个样,就算在我们江苏,苏南苏北也不可能一个样。”王斌泰强调说。

上一篇:孙开林代表:新农村建设应给予山区农村更多倾斜性支持   下一篇:肖和联代表:西部农村体育基础设施亟待改善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