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培训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培训


责任编辑:康永兴  ︱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7-3-15
    3月14日,参加“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政协副主席鲍义志,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辉县市回龙村党总支书记张荣锁,到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调研,三位代表委员就农民教育培训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培训农民,从源头解决增收问题
    张新实:现在建设新农村,重要的一条也是培养新型农民。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对农村有重大的意义,农村真正上大学的人很少,要把农民培养成有致富本领、有较高收入的劳动者。最终达到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6∶4的比例。
    鲍义志:我曾做过一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新型农牧民”的调研,像青海省这样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经济基础比较弱、社会功能发育不全的省份,要更加重视农牧民的培训。俗话说,“要想口袋富,先让脑袋富。”
    张荣锁:只有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才有新农村。现在的农村还是比较落后的,农民的文化素质非常低,必须要有培训。
    鲍义志:从统计结果看,在全国农民中,有小学、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占到40%,全国平均受教育程度是8.5年。在文盲、半文盲相对比较多的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培训难度更大,困难更多。
    张新实:建设新农村,首先要发展生产,“三农”工作的核心还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有一个渠道问题,那就是大力培训农村劳动力。这是从源头上解决提高他们收入、增加他们本领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这是我们几年来的经验总结。
    大力办好农民职业教育
    张新实: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提升,结构不断调整,特别是发达地区外资企业的进入,都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而这部分劳动者主要来自农民。我们现在建设高效农业就是提高农业的单位产出,增加农民的实际收入,也需要高素质的农民。因此要像大办普通教育一样大办农民职业教育。
    张荣锁:现在在基层,也搞了一些培训,但是如何让农民实实在在得到培训,需要研究。现在一些地方办农民大院、文化大院,有些是流于形式,浪费人力物力。
    张新实:宿迁早在三年前就把农民培训作为强农富民的产业来办,对初中毕业没升上高中、高中毕业没升上大学的学生都要进行培训,100%培训,100%转移就业。每年培训8000多人。这样他们除了怀揣文化知识的毕业证书以外,还拥有一张3-6个月的职业培训的证书。
    鲍义志:这些年大学生就业很难,尤其是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就更困难,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甚至到饭店里端盘子。在西部地区,农民是倾家荡产供一个大学生上学。建设新农村,如何把这个群体利用起来“自产自销”,是不是国家可以提供最低保障,让他们充当培训人员,给农民传授专业知识。
    不能只重培训数量,不重质量
    张荣锁:我感觉目前农村最缺的是实用技术的培训。应该让农民得到种植养殖方面的培训,有了一技之长他们才能有生活出路。
    张新实:我们也感到难度最大的是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现在基层农技人员老化,他们的知识不能适应高效农业和现代农业的需要。而基层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主要来自龙头企业,但毕竟还是杯水车薪,不能普及。
    鲍义志:这些年包括农技推广站等在内的七站八所都萎缩了,很多为农民服务的农技人员都改行了。一定要把这些恢复起来,否则为农民服务、建设新农村落不到实处。
    张荣锁:国家对农民教育培训应该不断投入,因为农村的发展归根结底在于人才,这是根,是本。农民没有知识没有文化,发展是非常难的。如果农民经过培训,有的当了修理工,有的当了大厨,包括林果技术、蔬菜技术,只要能学到技术,就有了生活之本。
    张新实:因此,要利用好现有的网络工具和远程教育网络。农业部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有这样的网络和资源,希望能够好好利用这些师资和教学,真正造福每个农民,造福千家万户。
    鲍义志:我们一方面喊我们没有资源、没有力量,另一方面我们这些资源又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农广校现在已经有这么好的基础,已经具备初步的教学体系和网络,要利用现代化的传媒手段,进行资源的互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把农广校的培训作为农民培训的重要渠道。

上一篇:杨卫泽代表:强力推进现代高效农业规模化   下一篇:孙开林代表:新农村建设应给予山区农村更多倾斜性支持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