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叶继革代表:推进“五大工程” 建设新农村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叶继革代表:推进“五大工程” 建设新农村


责任编辑:康永兴  ︱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7-3-15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三明市委书记叶继革认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立足当地实际,选准有效载体,进而把农民这个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极大地调动起来。就此,2006年三明市扎实推进了由富民工程、基础工程、素质工程、安居工程和保障工程构成的“五大工程”。
    围绕推进“富民工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从而使传统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及新兴产业的规模不断壮大。2006年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市培育了1家国家级、14家省级、109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40家市级农业产业化中介组织。围绕推进“基础工程”,把更多的建设资金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国家立项农业综合开发、烟田水路等项目全面完成,投入资金2.9亿元,受益农户8.1万户。围绕推进“素质工程”,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82个,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1917万元;指定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读中小学55所;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加强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新建乡村文化活动室560个。围绕推进“安居工程”,全市482个村庄启动村庄垃圾治理工作,实施“造福工程”,异地搬迁安置907户,1605户灾后重建户已搬入新居。围绕推进“保障工程”,全市对29039户农村低保户发放低保资金3265万元,做到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扩大到4个县(市)。
    叶继革说,从当前的农业农村现状出发,新农村建设还需要政府切实加大投入力度。采取“财政出一点、挂钩单位挤一点、农民投一点”的办法,筹措新农村建设资金。2006年,三明市市级财政预算安排农业及新农村建设项目经费3418万元,同比增长37.43%;全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47.3亿元,同比增长41.1%。

上一篇:四川代表团:农业大省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下一篇:杨卫泽代表:强力推进现代高效农业规模化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