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农业科技>文章内容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单位通过复合菌剂预处理办法,使秸秆发酵产气时间提前,产气量提高三成以上
来源: 作者:台桂花 发布时间:2008-04-15 (阅读次数:

  一个4口之家的农户,如果要建设一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需要3―4头猪的粪便才能满足正常用气。否则,由于沼气池产气少,连日常的生活用气也不能得到满足。那些没有养殖畜禽的农户,于是只能望“气”兴叹了。

  一种用于秸秆预处理,在无需任何畜禽粪便的情况下也能生产沼气的复合菌剂的投产使用,有望改变这种局面。目前这一复合菌剂已在北京、湖北、山西、陕西、四川等地50多个县进行试点应用,并在湖南、江西进行规模化推广应用。

  秸秆预处理复合菌剂是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与北京合百意生态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沼气发酵技术上取得的一个新突破。

  据专家介绍,能代替畜禽粪便产沼气且普遍存在的发酵原料主要为秸秆。将秸秆直接放入沼气池进行发酵,一方面由于秸秆在沼气池内分解慢、原料利用率较低,易出现结壳严重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专用的秸秆粉碎设备及进、出料机具,造成农民使用秸秆的积极性不高。另外,秸秆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沼气池,不仅产沼气启动慢,产气量也比较低。这项技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应用极少,推广应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但是,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每年有6亿―7亿吨,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通过秸秆入沼气池发酵产沼气,不仅沼气发酵原料不足的问题迎刃而解,充分提供农户所需的日常生活燃料,还可以消纳大量的秸秆,从源头上解决令人头疼的秸秆焚烧问题。同时,厌氧消化后的秸秆渣还是优质的固体有机肥料,含有机质高,能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肥力,又便于运输,更适宜作农作物的底肥,或种蘑菇的基料等。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的科研人员说,他们利用现代生物分离技术分离、选育出多种高效微生物,并研制成能处理秸秆的微生物复合菌剂。通过复合菌剂预处理办法,使秸秆内部纤维结构发生变化,秸秆变柔软、疏松,以利于厌氧微生物分解利用,入池发酵可使产气启动时间提前4―8天,产气量提高30%以上。

  据了解,目前由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与北京合百意生态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秸秆预处理复合菌剂生产基地,已经投入生产,年生产能力可达1200吨。

    《人民日报》 (2006-07-20 第16版)

上一篇:据联邦可再生能源联合会的专家估计沼气在不远的未来将成为一种经济型能源不仅能满足农村的能源需求还可将多余的能源输送到城市。   下一篇:“只是出于好奇,根本没想赚钱”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