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生有大价值!
本报评论员 工会优秀积极分子、车间工会干部、工人俱乐部主任、企业工会主席、市总工会主席直至省总工会副主席……这是杨丽33年工会工作生涯中所走过的成长线路。 对杨丽来说,这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构成,因为自踏进工会门槛的那一天起,工会在她已不仅仅是一份职业,而是一个愿意为此穷尽其生的事业;工人也不仅仅是她工作的对象,而是最牵肠挂肚的亲人,融入她的血液和生命。 “工人选我当主席,我当主席为工人。”这一朴素的信念,是驱动着杨丽不断前行的生命底色。 她数十年如一日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用智慧和心血浇灌出工会工作一朵又一朵奇葩,把昆明工会推向了全国工会的前台,也让自己工会工作生涯的每一道华彩,见证了中国工会事业前进的步伐。 她“毫不谦虚”地在市总工会提出了“向我看齐,当好排头兵”的口号,绞尽脑汁地琢磨各种易记好懂的工作标语,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工会干部队伍,也让自己对工会事业、对职工的挚爱,有了一个放大的平台。 她以“捧着一颗心来,不衔半根草去”自勉,为工作、为职工、为正义而不惜开罪权势,献出健康乃至一切而无怨无悔,也让自己的人生由此实现了升华,书写了一个共产党员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 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女人,杨丽也有许多缺憾:作为女儿,30年来她甚至都没陪老母亲吃过一顿年夜饭;作为母亲,整日在外奔波的她纵有满腹的爱却难能表达,两个孩子几乎自小吃方便面长大;作为妻子,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她对丈夫疏于照顾;作为一个女人,她更是鲜有闲暇逛街购物,鲜有闲心揽镜描容……虽然也内疚、也渴望,可一旦生活与工作、小我与大我发生冲突时,她天平的砝码总是倾向了后者。 然而,正是这些缺憾,才映衬出她人格的完美;正是这些取舍,才折射出她心底的无私。 或许,不是所有的人都认同这样的人生。但正如昆明市总工会干部们说的,“跟着杨主席干,人生才有价值。”是啊,因为工人需要,工会事业需要,时代和社会需要!(ebs)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