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做什么?”“上培训班读书、充电去。”这种接力式学习已经成为不少上海人周末的固定节目。上海市统计局刚刚出台的统计报告表明,本市学习型家庭比例已超过四成,而且有57.7%的家庭将教育列为未来消费首选。 统计调查显示,近半数被调查家庭目前有成员正参加多种形式的校外学习。其中,参加外语培训班的比例最高,达17.5%。上海市民如何安排每周两天的双休日时间?大部分用于学习的占12.6%;一半用于学习、一半用于活动休闲的有64.7%;而完全用于活动休闲的仅占1.8%。 今天的上海人已形成一个共识———过去不会认字写字是文盲,现在的“文盲”则是不会用电脑、不会讲外语。各种学习班、进修班、技能班遍地开花,8小时以外的“学习热”不断升温。上海培训市场分类排行榜显示:计算机中级学习者已超过初级学习者2.8倍,学习第二门外语的人数增幅超过了英语学习者的增幅;网页设计师、MCP系列微软认证、CISCO认证、IBM认证、SUN认证等证书形成了一轮又一轮的计算机培训热潮。 信息化知识的学习和提高,成为本市创建学习型城市的重要内容。今年3月,市政府实事工程“百万家庭网上行”全面启动,年内将有10万社区居民接受信息化培训,网络将让上海市民与世界实现“亲密沟通”。 随着成人教育学习内容的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和多样化,本市接受继续教育的总人数已占全市市民的六分之一强,每年消费额超过10亿元。在被调查家庭中,以教育为储蓄主要目的占家庭比重达53.8%,仅次于养老和预防重大疾病,位列第三。在有各学龄阶段子女的居民家庭中,有高中学生的家庭为子女教育储蓄的比重最高,达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