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地方创争活动>山东>文章内容
山东:技术改造与自主创新进干部和国企考核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李克新 发布时间:2008-08-28 (阅读次数:

  齐鲁晚报济南8月26日讯  省政府近日下发了《关于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实施工业发展新特优工程的意见》,推动“山东制造”重点做好“新、特、优”三篇文章,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新跨越。

  据介绍,2007年,全省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85.4%;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29.45%;全省主要行业62.1%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23.9%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全国重点调度的353种工业品中,我省有140种产量位居前列;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分别达到271件和172件。

  《意见》要求,山东在新起点上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实现富民强省的新跨越,必须把优化工业结构作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进一步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实施工业发展“新特优工程”。“新”就是创新发展理念,更新发展思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具有时代先进水平的新产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再造工业发展的新优势;“特”就是因势利导发展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优”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优化资源利用,优化生态环境。

  围绕工业发展“新、特、优”,到2012年,全省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8%以上,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35%以上;主要工业企业装备居国内先进水平的比重达到70%,其中居国际先进水平的达到32%;制造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达到95%,其中装备制造业比重达到30%以上;全省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达到350个,总营业收入2.9万亿元;中国名牌达到350个,山东名牌达到1800个,中国驰名商标达到210件;节能减排在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的基础上取得新进展。

  《意见》要求,围绕“新特优工程”的实施,把技术改造与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等指标一起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考核体系,作为考评各级政府和国有企业工作指导转变、科学发展的重要依据。(ebs)


上一篇:东营区自主创新打开工业经济腾飞"阀门"   下一篇:青岛高新区力求早见成效早出形象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