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2月4日,沈阳市召开有17位在沈两院院士参加的座谈会,就如何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征求意见和建议。会议明确提出,沈阳从现在开始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政高指出,要采取措施,突出重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推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代市长李英杰讲话。 李依依、朱英浩、陆钟武、闻立时、胡壮麒、孙铁珩、王天然、王国栋、柴天佑、唐任远、封锡盛、柯伟、李明院士在座谈中先后发言,充分肯定了沈阳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并就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沈阳全面振兴发表了真知灼见。闻邦椿、安静娴、卢柯、李天院士参加了座谈会。
陈政高亲切地说,看到各位院士身体健康、精神状态很好,感到非常高兴。在沈阳有29位两院院士,这是沈阳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宝贵的资源。陈政高指出,国家提出用15年时间建设创新型国家,沈阳市在这一过程中,理所当然要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承担起历史责任并作出突出贡献。沈阳人才储备非常丰富、科研院所众多、工业基础雄厚,特别是近几年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沈阳建设创新型城市已经具备了很好的条件,一定会取得成功。
陈政高指出,沈阳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要形成创新型环境、创新型氛围和文化。形成创新型环境最终要体现在人才从四面八方涌向沈阳,使沈阳真正成为人才高地,只有人才集聚,沈阳才能实现大发展。沈阳在历史上曾经是四面八方人才竞相涌入的地方,现在我们要重塑辉煌,让四面八方的人才再流回沈阳,这将是沈阳人真正的骄傲。没有人才流向的这种变化,沈阳不可能实现全面振兴,要走在全国前列也做不到。
陈政高强调,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突出重点。一是企业必须成为创新主体,企业如果不能成为创新的主体,沈阳将无法建设创新型城市。要下决心把研发中心搞上去,研发中心不能在老体制里运行,要站在世界前沿、放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来考虑发展,利用世界的人才资源来搞研发中心。二是要释放科研院所和大学的能量。这其中的潜力是巨大的,需要搞好整合。一些科研院所和大学有发展的企业可以整合起来,形成企业集团,在新体制下发展壮大。三是要集中全力上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技专项将对经济发展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我们要下定决心,不遗余力。四要加快高新技术园区建设。“孵化器”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国内外创业者的家,要把“孵化器”搞上去。要认真研究学习北京中关村的经验,切实把各项工作做到位。五是要培养一批科技型大企业。要有雄心壮志,发展出500亿元到1000亿元的企业,给沈阳的经济发展和全面振兴以强力支撑。
陈政高还对在沈院士表达了殷切的期望:希望院士们能够站在全局的战略的高度,为沈阳的发展出谋划策,为沈阳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一位院士就是一面旗帜,希望院士们能够运用自己的影响力,把更多的国内外英才吸引集聚到沈阳来。院士们还要为沈阳的发展振兴出更多的成果,在沈阳产生更多的生产力。此外,还希望院士们能够为沈阳大学的发展出力,依靠院士支撑大学发展。
李英杰在讲话中指出,“十五”以来,沈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依靠的两大动力就是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在沈阳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中,要实现“十一五”的三大目标,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增长方式,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沈阳要以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十一五”发展的新引擎。李英杰指出,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我市要力争在关键领域有新的突破。一要积极构建城市自主创新体系。要以原始创新、继承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核心,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为立足点。二要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出台政策措施,消除体制障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三要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以此整合有限的科技资源,集中力量,实现关键领域自主创新的重大突破。结合沈阳实际,突出重点,实行聚焦,要以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为目标,强力组织攻关,全面提升沈阳装备制造业水平。四要加快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搞好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第二次创业,使浑南新区成为科技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载体,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国际高新技术制高点的前沿阵地。五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要建立财政性的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十一五”期间,财政科技投入的增幅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市财政将每年拿出5亿元,建立支持科技创新的基金。同时统筹使用政府的科技经费,调整财政性科技投入的结构,提高使用效率。还要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科技投入,形成多渠道投入的格局。李英杰表示,将对院士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采纳,纳入我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当中,并将为在沈院士的工作和生活创造全国一流的条件。
市委副书记苏宏章主持座谈会。市领导刘迎初、顾春明、邹大挺出席。——sd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