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总工会文件
皖创争发[2006]2号
2006年安徽省“创争”活动工作要点 ( 2006年3月29日)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省“创争”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抓住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和启动实施“十一五”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规划的机遇,以创建学习型班组(科室)、加强团队建设为重点,大力拓展“创争”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实效性,为培养高素质职工队伍、推动工人阶级更好地发挥主力军作用做出新贡献。 一、以创建学习型班组(科室)、加强团队建设为重点和突破口,大力拓展“创争”活动的广度,扩大覆盖面 以创建学习型班组(科室)、建设学习型团队为载体,各地要把“创争”活动向各行各业拓展,各行各业要面向基层、面向班组(科室)启动和实施“创争”活动,争取全省“创争”活动覆盖面达到50%。 为推动全省大力拓展“创争”活动覆盖面,省创争领导小组在深入调研基层创建学习型班组(科室)、建设学习型团队基本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上半年下发省级学习型班组(科室)的基本标准和条件以及考评办法,二季度开始全年举办3期左右班组长(科室负责人)培训班强力推介,四季度召开全省学习型班组(科室)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出省级学习型班组(科室),推广典型经验,带动全省加快“创争”活动步伐。各地和各行各业也要加强调研,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制定本地本行业学习型班组(科室)的基本标准和条件,表彰先进,示范带动面上工作。 二、以提高职工和团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的,大力拓展“创争”活动的深度,增强实效 引导建立愿景,实施目标激励。围绕创建学习型班组(科室)、建设学习型团队这个重点,以提高职工和团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的和内容,各地和各行各业要动员部署各类单位指导班组(科室)建立集体目标愿景,引导不同岗位、不同文化和不同年龄的职工,规划个人目标愿景、设计职业生涯,鼓励职工自我超越。已建立班组(科室)愿景的单位要在修改提高班组(科室)愿景的同时,建立单位愿景,向创建学习型单位(企事业、机关)拓展。 丰富活动载体,拓展学习平台。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把“创争”活动与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相结合,与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技能大赛和拜师学艺等活动相结合,与职工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深化职工读书活动,同时创新“创争”活动载体,引导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培养高技能人才。 推进职工学校改革,大力培训高技能职工。工会系统各类职工学校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挖掘潜力、整合资源、深化改革,加大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力度,积极探索在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城市职工继续教育及再就业培训工程中办学的新途径、新办法。 三、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增强各级创争领导小组的合力,进一步充分发挥指导协调作用 一是建立创争领导小组工作机制。一季度制定出《安徽省“创争”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明确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形成既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又相互支持、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为进一步提高成员单位对“创争”活动的认识,增强指导工作的力度,今年三季度省创争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成员单位有关领导参加的“创争”活动高级研修班。 二是建立“创争”活动激励机制。二季度印发《安徽省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评选表彰办法》,明确安徽省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的基本条件和标准,健全完善“创争”活 动激励机制。同时,加强典型宣传,加大典型引路力度,下半年对2005年表彰的学习型组织单位和知识型职工,进行调研并组织采访报道。 三是建立“创争”活动监督机制。会同有关部门督促检查企业落实职工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从制度上确保职工培训权利的落实。 (S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