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 > 宣传阵地 > 表彰专题 > 表彰专题 > 文章内容
农民工“传奇”:680位老人共同的儿子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6-19 (阅读次数:

 新华网6月18日讯  大河网-河南日报报道:(记者 王 映 )这难道不是一部“传奇”吗?38年前,他是吃百家饭的苦命孩子;38年后,他成为680多位孤寡老人共同的儿子。他是一个从穷山沟里走出来的农民工,他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敬老之星”、首届“感动中国”人物等多项殊荣,他还是河南省人大代表。

    黄久生,以一颗感恩的心,传达着时代的神奇。

    来自敬老院里的惦念

    “柱儿这些年在外辛苦打工,挣点钱都支援我们了,我们老想见见他。”潢川县双柳树镇敬老院的老人们所惦念的“柱儿”,就是黄久生。

    从1996年起,逢年过节,黄久生都会早早地把一大笔钱汇到双柳树镇民政所,代为买米、买面、买油、买肉后,再交到全镇680多位孤寡老人的手中。年复一年,黄久生的汇款不但从未间断,数目还逐年增加,从最初的几万元到后来的十几万元。

    提起黄久生,家乡父老总有说不完的话:“他每次回来,都会挨家挨户看望俺们这些老人,看到缺什么,很快就给送过来。”

    尽管镇上对老人们照顾得很好,但黄久生总觉欠家乡父老太多。双柳树镇的敬老院,也是黄久生拿出45万元建的。入院的孤寡老人,除了国家规定的政策补贴外,其他费用全部由黄久生个人承担,包括求医治病、临终后事。

    多年受黄久生资助的李鸿金老人,临终前非得见他一面不可。黄久生专程从郑州赶到村里时,李鸿金老人已经几天不吃不喝,全靠打针支撑。拉着黄久生的手,老人泣不成声:“活着你养我,又花那么多钱为我治病。现在能见你一面,我也就安心了。”

    把“敬老”当作一项沉甸甸的事业,黄久生一坚持就是13年。

    每当老人们夸他,谢他,黄久生总是低下头,轻声说:“我是你们的儿子,应该的!”

    他有一颗感恩的心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样一条古训,像一盏明灯照亮了黄久生的人生路程。

    黄久生的童年是酸楚的、残缺的。6岁那年,母亲撇下他和4岁的妹妹、2岁的弟弟,狠心地撒手人寰。父亲常年在外靠修锅补盆维持生计,十天半月才能回家一次。到了上学的年纪,黄久生因为交不起一块八毛钱的学费,只好坐在教室最后面的角落里。兄妹几个困窘的生活,乡亲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于是,东家一碗饭,西家一件衣,全靠乡亲们的接济,几个孩子才慢慢长大。

    1983年,18岁的黄久生只身来到郑州,在一家建筑工地务工。白天,他苦学拉线、垒墙、用料、看图,建筑技术越来越全面;晚上,他又猛钻建筑方面的书籍,还取得了大专文凭。黄久生如此拼命,只因为心里有个念头:让自己变得有本事,来回报给予他关爱的父老乡亲。

    三年后的春节,黄久生第一次回乡,他雇了一辆拖拉机,满载着带给乡亲们的年货。可短暂的回乡喜悦,很快就被家乡依然贫困的现状所消减。“怎样才能让村里摆脱贫困?”那年春节过后,黄久生领着40多名乡亲,一起来到郑州打工。此后几年,跟随黄久生出来打工的乡亲越来越多,黄久生开始组建自己的施工队伍。凭着吃苦耐劳的那股子劲儿,黄久生一路干到了中建七局一公司项目部经理,还当上了工程师,他的队伍承建的工程甚至获得建筑质量的国家最高奖——“鲁班奖”。

    “农民工很朴实,你对他用一份情义,甚至只是一个善意的眼神,他们都会记在心里。”黄久生不仅始终把自己定位为农民工,更把农民工们视如手足,每年为他们组织两次体检,还经常包个“农民工专场”,让他们坐在大剧院里看戏。几年来,担任着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书记的黄久生,还为家乡农民工讨薪2000多万元,组织家乡万余人外出务工。

    把爱的火炬传递

    黄久生的乐善好施,并不局限于自己家乡这片小天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感恩情怀让他爱心满人间。

    2005年,3岁白血病患者黄冠成为郑州市民关注的焦点。黄久生代表100多名信阳籍农民工,把2.7万元捐款送到小黄冠的病床前。这里面,有他自己5000元。

    2006年,身患绝症的16岁少年陈辉打工救母的故事感动郑州。黄久生走进陈辉和他母亲的病房,带着农民工们凑来的2.3万元。这回,黄久生自己拿出3000元。

    2007年,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子给黄久生打电话求助,说她丈夫和丈夫的弟弟都不幸身患癌症。面对这个命运多舛的家庭,黄久生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晚就筹集3万多元送了过去。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黄久生先后捐款15万元;而他缴纳的5万元“特殊党费”,也成为我省首笔农民工党员缴纳的“特殊党费”。

    粗略计算,十几年来,黄久生对社会的捐助已经有将近200万元了。付出这么多爱心,黄久生其实也心有所图:“小时候乡亲们对我的帮助,让我在有能力后,愿意帮助更多不幸的人们。我想,我帮助过的人们如果将来有了能力,也一定愿意去帮助别人,也会把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

    去年7月25日,农民工黄久生的“传奇”仍在继续——他终于心愿得偿,作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黄久生高擎“祥云”火炬奔上了光荣的征程。

    “祥云”在传递,爱心在传递。

(责任编辑:创争网 桑葚)


上一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   下一篇:开展“最佳实践者”活动,推动工会“大学校”建设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让劳模精神成为时代最强音(03-12)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03-24)
·组图:建国以来影响了几代人的(02-22)
·组图:建国以来影响了几代人的(02-22)
·“劳模”称号颁给谁(02-21)
·开展“最佳实践者”活动,推动(08-06)
·农民工“传奇”:680位老人共(06-19)
相关文章
·开展“最佳实践者”活动,推动(08-06)
·农民工“传奇”:680位老人共(06-19)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03-24)
·让劳模精神成为时代最强音(03-12)
·组图:建国以来影响了几代人的(02-22)
·组图:建国以来影响了几代人的(02-22)
·“劳模”称号颁给谁(02-21)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