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数学机械化研究继续挺立国际前沿 | 
                 
                  |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3-03 (阅读次数: 
                          
                          ) | 
                 
                  | 
                       
                        |  | 新华社讯数学机械化是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吴文俊的主要成就。完全 由中国人开创的这一领域目前进展如何?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数学
 与系统科学院获悉,在吴文俊的指导下,我国数学机械化研究近年来
 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使我国继续挺立于数学机械化这一领域的国际
 前沿。
 70年代后期,在计算机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下,数学家、中国科学
 院吴文俊院士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数学的算法化传统,研究几何定
 理的机器证明,这一国际自动推理界先驱性的工作,彻底改变了这个
 领域的面貌,产生了巨大影响。据悉,数学机械化研究目前已成为欧
 洲国家和美国积极研究的前沿领域。
 虽然年逾八旬,但吴文俊至今仍活跃在数学机械化研究的第一线
 。在他的指导下,从1998年起,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数学机械化
 中心主任、国家重点基础规划项目“数学机械化与自动推理平台”首
 席科学家高小山率领项目组,开始在微分几何等新领域发展数学机械
 化,并力争解决信息处理、计算机图形与视觉、数控技术中的关键理
 论问题,建立自动推理平台。
 经过两年努力,科学家们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不等式机器证
 明方面形成的软件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先进性;在图像压缩上,建成了
 一个性能优良的压缩与复现系统,压缩比高达240倍;独立建立了中国
 拼图算法,用于图像的隐藏和伪装等。
 短短2年里,科学家们出版了6本论著,发表了269篇论文,获得5
 项专利。我国科学家的研究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法国科学院的Br
 onstein教授主动要求进行合作研究,高小山开发的几何专家系统为欧
 美10多个国家的科研人员索取使用,由于工作突出,高小山于1999年
 获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第四届亚洲计算机数学技术大会
 最佳论文奖。李洪波研究员的工作则被美、英、德等国的研究人员应
 用于机器人、计算机视觉等高科技领域。
 “吴先生创立的方法,应用的范围在逐步扩展,在短期内取得这
 样多的成绩是很可喜的。”据悉,科学家将发展智能型的自动推理平
 台,为我国科研和技术创新中的脑力劳动提供工具。(李斌、朱冬菊)
 
 
 
 |   
                        | 上一篇:简讯:“中国第一幅月图”完美亮相    下一篇:四川十余名代表联名建议尽快制定汉字数字化方案 |  | 
                 
                  | [  收藏] 
                    [  推荐] 
                    [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