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坝集团三峡机电安装项目部焊接班
我们班现有职工21人,其中有技能操作专家1人、高级技师4人、技师4人,35岁以下青年职工13人,是一个有着极强战斗力的焊接团队。从2001年起,我们先后承担了三峡左岸4台法国阿尔斯通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和目前三峡右岸8台国产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的组装焊接工作。面对繁重的施工任务,我们以“志建三峡一流工程、打造一流焊接团队”为目标,坚持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班组学习氛围,不断提升了班组全员学习能力、专业技能和创新本领,出色地完成了所承担的各项任务,胜利实现了三峡左岸电站4台机组提前528天投产发电,并且为创造“同一企业在同一电站一年内安装3台21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和“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期290天”两项世界纪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营造良好学习环境,调动全员学习热情
在班组组建之初,我们针对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相互缺乏了解的状况,首先从营造良好的班组学习环境入手,不断增强班组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效调动了班组全员的学习热情。
一是精神感召,树立班组共同愿景。在职工思想教育中,我们广泛开展形势与任务教育,利用橱窗、宣传栏等形式,以“为我中华,志建三峡”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感召,树立了“追求一流、超越自我”的共同愿景,要求班组全体职工把热爱祖国、振兴企业的深厚情感融入到工程建设之中,始终以学生的姿态去从经验中学习、从实践中学习、从竞争对手身上学习,以此统一和端正职工的思想和学习态度。
二是相互交流,增强班组团队意识。围绕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我们常年坚持班前十分钟讲话和每周班组学习例会,做到人手一册学习笔记,紧密围绕班组管理、质量安全控制以及技术难点,开展积极的交流和讨论,促进了班组成员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进步。同时,我们还积极组织大家各类文体活动,增进了班组成员的情感交流,团队意识明显增强。
三是订立制度,促进职工主动学习。我们严格执行项目部颁布的《职工行为卡》,出台了《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奖罚措施》,要求职工做到严格工艺流程,现场施工整洁规范,人员作业工停场清,使安全文明施工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几年来没有出现任何安全生产事故。同时,我们根据质量要求,制订了《焊工培训合格上岗制度》和配套的奖金分配标准,要求班组职工必须通过手工四门焊接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观场考核,方能持证上岗。
多年来,我们通过着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力调动了职工的学习和工作热情。班组中自觉学习专业知识的多了,参加学历职称考试的多了,申请专业培训的多了。目前班组职工持证上岗率达100%,一岗多证的职工达70%,技师以上人员占43%,大专学历以上的5人,班组成员全部获得国际焊接通用的阿斯米(ASME)资格证书。
二、灵活运用有效载体,提高全员专业技能
一是适时开展岗位培训,我们根据生产计划,合理安排,加大对班组职工的岗位培训力度。我们在班组中积极开展职工素质教育工程活动,利用施工空闲时期,组织职工进行脱产培训。在任务繁忙时,组织职工利用晚上时间参加项目部举办的夜校培训,全面系统地学习了由公司统一编写的《电焊工》、《金属结构制造与安装》等水电安装专业系列教材,顺利通过了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并为每名职工建立了素质工程档案,采取“以绩定岗、以岗定薪、薪随岗变”的激励机制激发职工坚持长期学习。同时,我们还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多次邀请电焊机厂家焊接技术人员给班组焊工授课,举办讲座,组织职工观摩讨论等,逐步使职工的业务水平达到“精一门、会两门、懂三门”的新高度。
二是全面推行导师带徒。我们规定技师以上职工必须带徒,对新进职工和分配来的大学生,我们采取师傅选徒弟、徒弟选师傅的双向选择模式,根据双方的性格,以自愿的原则组成师徒对子。同时签订“师徒协议”,明确双方责任、义务和培养目标,定期进行考核,使其快速成长。
三是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和岗位练兵等活动。结合三峡开发总公司开展的“消灭顽症,誓创一流”、“三保两创”等劳动竞赛活动,我们也在班组内部开展了“转子上下对称焊、质量水平比着干、安全文明比一比、争当第一看一看”竞赛活动,通过组织班组内部部位与部位之间、师傅和徒弟之间的对手竞赛,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改进施工工艺,有效加快了焊接进度,提高了焊接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职工技能也在无形中得到提高,在三峡首届青工技能大赛中一举荣获电焊操作个人和团体两项第一名的佳绩。
几年来,通过各种有效载体的历练,班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以技能专家为主要负责人、年轻大学生为专业责任工程师、技师带面新型管理结构模式,班组的整体效能得到有效发挥。
三、围绕三峡工程实践,激励全员不断创新
我们承担的三峡左岸4台法国阿尔斯通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和目前三峡右岸8台国产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在国内安装均属首次,都没有观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同时焊接质量标准和要求均高于国际标准。面对挑战,我们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
在三峡左岸5#机组转子焊接时,根据外方厂家的工艺要求,要全部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工艺进行焊接。但在实际过程中,由于板材较厚、焊接坡口角度过小,无法确保焊接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积极开展技术攻关,采取手工电弧焊结合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进行焊接,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全面提高了焊接质量。由我们焊接的4台进口机组运行2年多来没有出现任何焊接质量问题,其中转子的整体焊接和安装以优良的质量于2004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经济技术创新示范岗”。
今年6月,在三峡右岸国产26#机组转子焊接时,我们针对国外机组与国产机组的不同特性,在组织大家认真总结左岸机组焊接经验的基础上,围绕质量、进度和成本,积极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通过大家精细的定量计算,我们组织8名焊工只用了43天就完成了转子的焊接工作,在节约一半人工的前提下提前2天完成任务,后经检验探伤合格率达99.9%,一次性通过厂家和监理的验收,业主对此给予了我方高度的评价。
目前,我们承担的三峡右岸8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的安装任务光荣而艰巨,首批国产大型机组能否顺利实现投产发电目标,这不仅是对我国制造业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成果的检验,更是对机组安装水平提出的一项更高的挑战。我们焊接班全体职工面对这一难得的机遇与挑战,将进一步广泛深入地开展“创争”活动,更加全面提升岗位技能,在建设一流三峡工程过程中,用集体的智慧和汗水实观自我超越,创造新的辉煌。
(YX)
|